非法拘禁的行為在實踐中還是經常發生,但也有一些行為不構成非法拘禁也有人去報案,公安機關就不會受理。這是沒有對非法拘禁正確的認定,如非法拘禁是否要求被害人認識到自由被剝奪?律霸小編在下文就為大家淺要的分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非法拘禁是否要求被害人認識到自由被剝奪
不需要,因為非法拘禁是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就構成非法拘禁罪。比如拘禁小孩,孩子不知道啊,如果在屋里孩子要出去,不會讓其出去的。
二、非法拘禁罪的認定
(一)非法性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的規定,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扣押、拘押、禁閉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要界定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立罪與否?首先要考察拘禁行為的“非法性”。
“非法性”分為兩種情形:一是行為人無權拘禁他人?但使用強制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二是行為人有權拘禁他人?但違反法定程序剝奪他人人身自由。
(二)時間性
在非法拘禁罪中,拘禁時間的長短?一方面涉及罪與非罪的認定?另一方面也會涉及到行為人刑事責任的輕重。有的國家對非法拘禁罪規定了時間上的限制?或者是將一定的期限作為設立非法拘禁罪不同檔次法定刑的依據?如德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項規定?“剝奪被害人自由超過一周的”其法定刑為“一年以上十年以下自由刑”。
對作為典型繼續犯的非法拘禁罪而言,持續時間的長短,對于行為的危害程度有直接關系。是否定罪,應綜合考慮拘禁行為的持續時間、手段、危害后果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目前我國《刑法》并沒有對非法拘禁的時間作出明確規定,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沒有對此作出補充?,F在唯一可以參照的依據是1999年8月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中關于非法拘禁的規定。該規定指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非法拘禁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的;
(2)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實施捆綁、毆打、侮辱等行為的;
(4)非法拘禁,致人傷殘、死亡、精神失常的;
(5)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6)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無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根據上述第一種情形,非法拘禁罪的基本構成時間為24小時;在其他五種情形中,雖然沒有具體的時間規定,但并非說明沒有持續時間的要求,只不過構成非法拘禁罪的時間可以較短而已;至于要持續多長時間,還未有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尚需立法的進一步完善。但是,這里所規定的“24小時”是我們唯一可以參照的時間規定,認定非法拘禁罪時可以予以參照。
(三)情節的“嚴重性”
剝奪自由行為的危害性是否達到構成非法拘禁罪的程度?需要結合該行為的次數、人數、手段、危害后果、動機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綜合考慮。非法拘禁行為,只有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因此,應當根據情節輕重、危害大小、動機為私為公、拘禁時間長短等因素,綜合分析,來確定非法拘禁行為的性質。對于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拘禁行為,不應定罪處刑。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拘禁行為不應該認定為犯罪。時間過短、瞬間性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應當根據《刑法》第十三條“但書”中的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作為犯罪處理?!睋Q句話說,非法拘禁行為?只有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在審判實踐中,非法拘禁時間的長短是必須認真考慮的,如情節輕微,危害不大,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四)法律規定的“銜接性”
在我國法律上,對非法限制或剝奪他人人身自由行為的處罰依據有以下三個:
第一、《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睆奈覈痉ń嵌纫幎朔欠▌儕Z和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行為的當罰性;
第二、《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對情節較重的“非法剝奪人身自由”行為處以刑罰;
第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睂η楣澼^輕的“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行為處以治安管理處罰。
以上三部法律對拘禁這種侵犯他人人身自由行為區分輕重的處理方式,體現了法律中“罪刑相適應”的原則,也體現了法律之間相銜接的邏輯性。因此,時間較短、情節輕微地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不應適用《刑法》相關規定,而應適用上述《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依法處以治安管理處罰,進行行政處罰即可。可見,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不一定構成非法拘禁罪,對于情節較輕微的,應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條第三款的規定,依法應處治安管理處罰。
(五)索債型非法拘禁罪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指的是為索取合法債務的情形。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三款明確規定,“為索取債務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的規定處罰。
2000年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為索取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解釋》對索取非法債務的情形進行了規定:行為人為索取高利貸、賭債等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原因在于:為索取債務而非法扣押、拘禁人質,行為人往往是出于無奈,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意圖,主觀惡性明顯較輕,且客觀上通常不會加害人質,僅僅侵害人質的人身自由,其行為性質與非法拘禁相當,而與綁架罪等嚴重犯罪根本不同。
(六)自助行為與非法拘禁的區別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發生行為人基于合法債務無法及時得到清償而不得已采用一些自助行為?其中就包括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的行為。遇到這種情形我們該如何認定?是民法中的自助行為還是刑法中的非法拘禁罪?
民法中的自助行為認定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才能成立:首先?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其次?必須是情況緊急?來不及請求公力救濟且危害迫在眉睫?如果此時不采取私力救濟的話?自己的合法權益就會喪失或者無法保全。最后?行為人實施自助行為后?應當及時的交由有關當局。從民法對自助行為的規定?我們很難清晰的理清自助行為和非法拘禁罪的界限?但是法律對其評價可謂天壤之別?一面是法律所不禁止甚至是法律所保護的行為?一面是刑法所打擊的嚴重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行為。為解決這一難題?我們可以參考國外刑事立法領域中有關自助行為的規定?如日本刑法中的自助行為就規定在違法性這一章中?屬于正當行為的一種?自助行為成為排除違法事由?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發生了侵害權利的違法行為;
2、行為人來不及向官府求助;
3、行為是必要并且是相當的(比正當防衛的范圍窄比緊急避險的范圍寬)。筆者建議在我國刑法中增設自助行為的規定?但必須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實施?并且不能超過適當的限度。
非法拘禁的行為不需要被害人知道自己已經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所以,這就需要他人對非法拘禁的正確認定,這樣才能去報案,公安機關才會受理。若還有什么不清楚,小編建議登錄律霸網站咨詢在線專業律師,這是很有幫助的。
非法拘禁罪條文有哪些
非法拘禁罪可以取保嗎
普通公民非法拘禁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品買賣合同糾紛有時效性嗎
2021-01-29交通法第90條扣分嗎
2021-03-07主債務分期履行情況下的保證期間的起算
2021-03-25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投保協議
2021-02-27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