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落馬的貪官特別多,上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下到村官,只要犯了貪污罪,一律嚴懲。這些落馬的官員都是因為主觀認識發生了錯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那么貪污罪主觀認識怎么處理,律霸小編就地這個問題在下文淺要的分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貪污罪主觀認識怎么處理
一、必須堅持主客觀相統一
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是我國刑法理論和實踐使用的一個基本原則,一個人只有主觀上出于某種犯罪故意或者過失,客觀上實施了該種犯罪的客觀行為,才能令其對該種犯罪承擔刑事責任。由于主觀方面的內容是心理態度,而行為人的真實心理態度很難判斷。但是,實踐結構上的“主觀”在存在論意義上是客觀的,行為人的心理態度也已通過其行為等外向化、客觀化,司法人員完全可以根據案件的客觀事實判斷犯罪主觀方面。必須堅持從客觀到主觀的順序,而不能相反;換言之,只有通過客觀事實,才能判斷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在偵查職務犯罪嫌疑人的主觀過錯時,也必須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既要注重收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更要注重收集客觀方面的證據,使主觀符合客觀,才能正確給犯罪行為定性。
二、堅持多角度、多方位綜合判斷
由于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最具不穩定性,因此,要從多方位、多角度地進行認定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方面。
1、從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來看。口供包括訊問筆錄和親筆供詞,訊問筆錄應是不同的承辦人交叉制作的,親筆供詞應是在犯罪嫌疑人自愿的情況下書寫的,從而體現犯罪嫌疑人口供的相對穩定性。通過口供,我們應首先了解其犯罪目的、動機,如果是共同犯罪的還應了解其預謀過程。其次,了解其認識因素,包括對自己身份的認識,對利用了職務便利的認識,對財物性質的認識,對手段的認識,對行為性質的認識,對危害后果的認識等。最后,還應了解其意志因素,包括是否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行為實施后的態度等。
2、從其他證據看,包括證人證言,看行為人是否把犯罪的意圖向他人外露過;書證,行為人是否把犯罪意圖記錄下來;另外,從行為人燒毀賬目、攜款潛逃、揮霍浪費等證據上也能反映出其主觀方面的罪過形式。
3、從其他方面來看,包括時間、手段、贓款用途、歸還能力等方面,行為人所有的客觀環境和行為都會綜合反映其主觀心態。
三、大膽運用推定
法律上除"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作為特例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以外,其他貪污賄賂犯罪均由控方承擔舉證責任。在此情況下,檢察機關要充分證明貪污受賄等贓款去向,確是勉為其難。其一是因贓款用于"公務"情況復雜 ,真假難辨,無法查清。其二是行為人提出的用于"公務"的說法,根本無法核查。因此,在目前偵查人員素質不高,偵查能力不強的情況下 ,我國立法機關有必要借鑒國外發達國家普遍認可的一種法律制度,即設立在一定條件下實行罪錯推定和舉證責任倒置的制度。這樣可以達到既不冤枉無辜,又不放縱犯罪的司法目的。下面,就一些情況簡單加以說明:
1、利用職務便利,套取公款歸個人支配,不能說明去向的,應推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在我國經濟改制過程中,一些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以非法手段將公款套出作為賬外款,私設“小金庫”的現象很普遍。一旦事發,行為人便銷毀賬目,拒不說明資金真實用途和去向。按現有司法慣例和證明規則,讓偵查機關證明賬外資金為行為人個人占有和公用部分的具體事實和數額,是很難完成的證明任務。從而采取這種方式貪污國有資產,成為一些貪污犯罪分子規避法律的重要手段。按照權利義務一致原則和特殊責任理論,國家工作人員負有保證其所管理的國有資產安全的義務。其采取非法手段,將管理的國有資產脫離正常管理監督,使這部分國有資產處于隨時可以被非法侵犯的危險境地。法律就應當對該國家工作人員提出特定的要求,讓其負有說明這部分國有資產具體去向的責任。如果該國家工作人員不能說明,或拒不說明這部分國有資產的去向,法律上就應當推定這部分國有資產已經被該國家工作人員非法占有,該國家工作人員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2、丈夫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利,妻子收受財物,應推定為具有共同受賄的犯罪故意。
在這種情形中,主要通過證據證明夫妻雙方在整個受賄過程中各自的客觀行為,以及夫妻感情、家庭狀況、家庭財產管理等相關事實為依據,推定夫妻雙方對收受他人財物是否具有相互明知的心理罪過。如果有證據證明,妻子在知道丈夫利用職權為請托人謀取利益的前提下,收受請托人財物,而其丈夫也知道妻子有機會和條件接觸請托人,夫妻雙方感情融洽,妻子不存在背著丈夫隱匿家庭財產的可能,就應當推定夫妻雙方有共同受賄的故意。如果不具備上述條件,應當慎重對待,多聽夫妻雙方的辯解,不宜硬性推定。
3、利用職務,以“借”的形式索要下屬單位、個人或者與其有主管、制約關系的單位和個人的財物,應推定為具有索賄的犯罪故意。
在這種“以借為名”的索賄案件中,行為人或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或憑借行政隸屬、經濟制約關系,以借為名,長期占有他人財物。被借之人也心知肚明,從不敢提出歸還要求。一旦案發,行為人則辯稱是借貸關系,有的甚至拿出借據以示清白,以此逃避法律制裁。在這種情況下,是正常借貸沒有歸還還是利用職權索要財物,其真實的心理狀態可以通過推定予以認定。但應當根據以下事實進行綜合判斷并作出推定:⑴⑴有無正當的借款理由;⑵雙方平時關系如何;⑶國家工作人員在借款時間前后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出借方謀取利益;⑷所借款項的實際用途;⑸借款時間,其間是否有歸還能力和歸還的意思表示;⑹未歸還的原因,出借人是否提出歸還要求等。
貪污是國家工作人員為了私利,走上違法的道路。實踐中不僅存在官員之間的給錢,也存在著為了辦事便利給官員送錢的現象,國家工作人員都是一律照收,對于這些現象我們要嚴厲打擊,堅決處罰。如果還有對貪污罪有疑問的,請登錄律霸平臺咨詢在線專業律師。
什么是貪污罪,立案標準是多少?
2020年貪污罪數額的認定標準
不能對貪污罪免于刑事處罰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被強制買東西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2020-11-22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要求有什么
2020-12-22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鐵路拆遷補償
2020-12-19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征求公眾意見嗎
2021-02-13大棚拆遷的合法流程是什么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