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犯罪中止是行為人主觀上放棄了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了犯罪結果的發生,但對犯罪中止是否造成了損害結果,仍然規定了不同的量刑標準。接下來,請跟隨小編一起看看犯罪中止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一、犯罪中止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本款規定,對中止犯的處罰是:(一)沒有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免除處罰;(二)對已經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減輕處罰。
特別提示 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區別: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動地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的。
二、共同犯罪中的中止: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動中止犯罪的行為。應當視情況區別對待:
(一)在簡單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實行犯,共犯中有一人決定中止后,然后極力勸說其他人放棄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勸告,放棄本來可以繼續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雖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由于不具備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為中止犯認定,只能在量刑時酌輕。不過有一種情況,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斷自己先前行為與犯罪的聯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來發生危害結果,仍然可以認定為中止。
(二)在復雜共同犯罪中,實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應認定為未遂的教唆;幫助犯有一定的從屬性,實行犯中止犯罪,幫助犯不知道,對其應按照犯罪預備認定,反過來,教唆犯、幫助犯要中止犯罪,對教唆犯來講,必須阻止實行犯實施犯罪,使實行犯打消犯罪的念頭,才構成中止,而幫助犯應采取有效措施,抵消自己的幫助行為對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三)中止犯如果向有關機關報告,司法機關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應認定為中止。
區分犯罪中止有沒有實際造成損害,要是有的話,那么就按照定罪罪名的量刑減輕處罰。如果沒有造成任何損害的話,那么對行為人是應當免除處罰的。希望律霸小編帶來的文章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感謝你的閱讀!
犯罪中止的概念是什么
犯罪中止有什么特征
對犯罪中止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委托合同和代理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6制毒的犯罪分子會全部被判處死刑嗎
2020-12-19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17廉租房可以拆遷嗎
2020-12-04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的歸屬權怎么規定的
2021-01-15老舊房拆遷和棚戶區改造一樣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