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法主體被羈押后還會被判刑嗎?
1、羈押后可能會被判刑,只要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且指控的犯罪成立的,那么就會被判刑。而民事主體被羈押時,一般公安機關就已經掌握了部分犯罪證據。
2、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以及司法解釋,逮捕羈押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2)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
二、判刑的一般原則
1、量刑的規范依據。量刑時,應當依照《刑法》規定的量刑原則和要素,結合本意見規定的量刑基準、量刑要素、量刑適用規則、量刑方法,決定被告人的刑罰。
2、量刑的事實依據。量刑應與被告人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相適應,在《刑法》規定的法定刑幅度內進行。
3、量刑的時空均衡原則。量刑應當實現在地域和時間上的均衡。不同時期、不同法官之間對犯罪構成要件、量刑要素相同或相似行為的被告人作出的量刑結果應當基本平衡。
4、量刑從輕規則。對被告人的從輕處罰,應以分則規定的量刑要素所決定的刑罰為基準,再依據所具有的從輕的量刑要素比率確定宣告刑。充分考慮所犯罪行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決定從輕處罰的幅度,但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刑。不得將多個從輕量刑要素合并為減輕量刑要素。
5、量刑從重規則。對被告人的從重處罰,應以分則規定的量刑要素所決定的刑罰為基準,再依據所具有的從重要素及本意見確定的從重比例,綜合決定宣告刑。
6、量刑減輕規則。在量刑要素未細化的前提下,對被告人的減輕處罰,應在法定刑幅度以下選擇適當的刑罰作為判定刑。
7、量刑均衡原則的適用。量刑既要考慮主刑的細化與均衡,又要考慮附加刑的細化與均衡。
8、量刑前提。量刑的前提是查明影響量刑的一切事實,著重查明犯罪事實,在此基礎上,全面、準確地提取對量刑起作用的要素。
9、自由裁量權規則。
不管是羈押、還是判刑都是都需要在有證據的前提之下才能進行的,在羈押后一般偵查人員還需要繼續偵查案件,若是在羈押期限屆滿時,收集到的證據并不能滿足法院審查的要求的,那么就會被退偵,若是依舊無法滿足,就不會被起訴,也就不會被判刑了。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刑事超審限與超期羈押的區別是什么?
法院判決前在看守所羈押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效的刑事辯護
2021-03-24鄰里房屋糾紛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1-01-09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房產典當
2021-03-14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