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諸如珠寶等經營貴重物品的企業單位里,企業以各種名義向用工收取押金的情況并不少見。不過,從法律的角度來看,用人單位能不能向員工收押金?此外,在勞動者離職時,用人單位以扣押員工的人事檔案的手段來威脅勞動者也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那么單位能扣押員工的人事檔案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用人單位能不能向員工收押金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和第把十四條分別規定了禁止收取員工押金和違法收取押金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明確要求用人單位不得向勞動者收取押金和各種形式的風險擔保金,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由此可見,勞動法是不允許向勞動者收取押金的。
不過,勞動合同法雖然禁止用人單位利用訂立勞動合同向勞動者收取風險抵押金以及各種形式的擔保,但是還有一些特殊的法律規定,具體的說是這樣: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以后,根據本單位經營管理的需要,按照勞動者資源的原則可以向勞動者收取“風險抵押金”以及要求勞動者全員入股等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根據這個規定,如果單位商品貴重,需要向勞動者收取風險抵押金的,滿足下列條件,可以收取:
1、經營的實際需要;
2、勞動者本人自愿;
3、必須在勞動合同簽訂之后。
二、單位能扣押員工的人事檔案嗎?
不管勞動者以哪種方式離開企業,企業均應及時將其個人檔案轉出,企業以扣押個人(人事)檔案作為手段威脅勞動者的做法,是錯誤的。
現實中,經常會有企業以員工在離開公司時不交培訓費、不退住房、不交納違約金等為理由扣住員工的檔案不放,也不給辦理有關手續,這種以非法的手段來糾正員工的違法行為,也是錯誤的。
應該說,企業無權以任何理由扣留已離職的員工檔案。
如果員工因為拒絕承擔違約責任或賠償企業的損失不辭而別,企業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通過勞動爭議仲裁等法律手段來恢復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應該扣押其個人檔案。
實踐中,一些勞動者為了能夠在單位中繼續工作,往往會無奈接受單位交押金的要求。如果您有遇到被單位要求交納押金的情況時,您是可以拒絕的。此外,如果您在離職時,被單位惡意扣押了人事檔案,您也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來維權。不管因為什么原因而與單位發生了勞動爭議,您都可以選擇勞動仲裁的方式來維權。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全文2020
臨時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丟了怎么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不揭發違法犯罪是否有罪
2021-01-13涉及商業秘密能否公開審理
2021-01-02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