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爭議這類案件中,法院對于勞動爭議的仲裁,需要遵循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在實際問題中,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也是有著很大區別的,但二者很容易被弄混淆。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相關資料,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一、勞動爭議仲裁基本原則
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對勞動爭議在事實上作出判斷、在權利義務上作出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勞動爭議,除遵守《勞動法》規定的處理勞動爭議的基本原則外,還需遵守如下特有原則:
(1)先行調解原則。即仲裁委員會或仲裁庭在裁決前,首先應進行調解,不經調解一般不得裁決。先行調解是仲裁的必經程序,但當事人拒絕調解或調解無效的,應及時裁決。
(2)回避原則。是指仲裁委員會成員或仲裁員在仲裁勞動爭議案件時,認為具有法定回避情況不宜參加本案審理,或當事人認為仲裁員具有法定回避情節的,可能影響公正裁決,都可以自動或申請回避。
(3)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庭均為三名或三名以上單數組成。為保證裁決的客觀公正性,《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13、29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爭議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作出仲裁裁決。
(4)一次裁決原則。是指任何一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都是最終裁決,當事人不服裁決的,不能向上一級仲裁委員會再次申請仲裁,只能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實行一次裁決原則可以及時解決勞動爭議。
二、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差異:
1、性質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雙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機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即機構組成具有“三方性”,同時在方針、政策、規章等方面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領導;司法特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具有一定的裁制權,仲裁機構所作出的裁決書在當事人未于法定期間內起訴的情況下即產生法律強制執行力。勞動爭議糾紛則是完全的司法性質,具有最終的司法裁判權。
2、依據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事訴訟法》。
3、原則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是:①先行調解原則;②少數服從多數原則;③及時原則。
勞動爭議訴訟的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4、程序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只有一審,仲裁裁決作出并送達后,仲裁程序即終結,如當事人對裁決不服,不能向上一級仲裁機構再行申請,而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進入訴訟程序;勞動爭議訴訟則有二審,訴訟一審結束后,如對一審的判決不服,當事人可向上一級法院上訴,二審法院應對一審法院判決所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全面審查。
5、審限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審限為自立案起之日起60日,案情復雜需延期的,報批后可最長延期30日;勞動爭議訴訟一審的審限為: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報院長批準可延長六個月;簡易程序三個月,訴訟二審的審限為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可報批延長。
6、效力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裁決作出后,如果當事人未在收到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起訴,則裁決發生法律效力,而如果當事人在此期間內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則仲裁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爭議案件內法院從頭另行全面獨立審理。
7、收費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受理費雖然都是最終由敗訴方承擔,但收費標準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受理費沒有全國統一標準,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比如北京為300元;而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則有全國統一標準為:50元。
8、當事人稱謂不同勞動爭議仲裁中的當事人分別稱為:申訴人、被申訴人、第三人;勞動爭議訴訟中的當事人則在一審時被稱為原告、被告、第三人,在二審時被稱為上訴人、被上訴人、第三人。
綜上所述,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基本原則,我們要注意,在進行處理勞動爭議的時候,我們要遵循先行調解原則、回避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以及一次裁決原則來進行處理。另外,對于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來說,全國統一標準,一般都是50元。
在實際生活中如果遇到這類問題,還是得尋找律師來出庭解決。如果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師來獲得專業的解答。
2020年最新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的規定
勞動爭議民事起訴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扶貧房若不贍養老人能收回來嗎
2021-01-26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