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的概念是什么?
我國的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活動。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刑事訴訟特有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基本法律規范,反映了刑事訴訟的客觀規律和基本要求,它與刑事訴訟的目的和任務緊密相連,是指導人們實現刑事訴訟懲罰犯罪、保障人權價值目標的重要保證。
(一)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定: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刑事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接受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并向其報告工作。
(三)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1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被告人的辯護權,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之日起行使。自訴案件的被告人可以隨時委托辯護人。
(五)未經人民法院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即確定被告人有罪的權力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
(六)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包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根據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