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期限 勞動爭議 勞動關系 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產生的爭議,近幾年,勞動爭議多發生在工程承攬合同中,勞動者多為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缺乏法律意識,在后續維權上也產生了很多問題。解決勞動爭議最常用的方式便是調解,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如何理解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
一、關于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問題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敝劣诰哂泻畏N約束力則語焉不詳,立法者給出的理由是“本法確立著重調解原則,強化調解作用,主要是從完善調解制度本身加強調解工作,而不是直接賦予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保障調解的有效性,也就是說主要不是從調解的結果上強化調解的作用”
1、正是立法者的模糊用語,在解釋上造成了兩種認識:
無法律效力論。他們結合調解仲裁法第十五條的規定“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直接得出“約束力”就是“君子協定的約束力”,沒有法律上的效力,遵守與否、履行與否都有賴于當事人的自覺自愿,若不履行,在仲裁、訴訟階段推倒重來,相當于該調解協議沒有存在過。
合同效力論或勞動合同效力論。認為調解協議在本質上是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達成的合同,是雙方法律行為,應當具有合同的效力
2、而且它又是在調解組織的參與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第三方干預性質,所以應該具有比合同稍高一點的效力。此外,由于勞動爭議調解協議主要是關于勞動權利義務的,因此既是一般的合同,更是特殊的勞動合同,所以具有勞動合同的效力。對此,司法者采取了合同效力或勞動合同效力論的觀點。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具有勞動權利義務內容的調解協議,具有勞動合同的約束力,可以作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若干問題的意見》(法發[2009]45號)第十一條規定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調解組織調解達成的協議,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節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合同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及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持上述兩種觀點的均有,不過以無效力論為多,如《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及工作規則》(勞部發〔1993〕301號)第十七條第四項規定“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協議書,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
二、勞動爭議調解協議的應然效力
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或強制力,包括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是指法律的效力層次和效力范圍,前者如憲法高于法律、法律高于行政法規,同一部門制定的新法優于舊法、特殊優于一般等,后者是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主要是法律的時間、空間和對象范圍,對普遍化的人和事具有法律約束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是指合同書、判決書、裁定書、行政決定書等的法律效力,對具體的人和事具有特定的法律約束力。
根據法律效力的不同,非規范性文件的效力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和類別。
1、約定的非規范性文件的效力。主要指合同行為所形成的各種合同與協議,由平等主體約定、不具有確定力(可約定變更解除、可以爭訴),具有合同拘束力(只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具有證據力和間接強制執行力(需要經過仲裁或訴訟轉化為仲裁書或裁判書),法條中一般稱為“法律約束力”或“約束力”或“效力”或“合同效力”。
2、公定的非規范性文件的效力
包括具體行政行為、法院裁判行為等所形成的文書。由公權力主體或社會權力主體單方作出,具有確定力(既判力或既定力)、法律拘束力(對當事人和公共機構均有約束力)、具有執行依據力和直接強制執行力,法條中一般稱為“法律效力”。
3、約定公定混合型的非規范性文件的效力。
主要是具有強制執行力的公證債權文書和經司法確認的調解協議,由平等主體約定、特殊公權力主體(公證機構或法院)確認,不具有確定力(雙方當事人可以約定變更解除;理論上可以爭訴,但根據訴訟經濟原則沒有受理的必要、法院實際上也不受理),具有法律拘束力(對當事人和公共機構均有約束力)、執行依據力和直接強制執行力。法條中一般稱為“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或“經司法確認的調解協議”,是具有強制執行力與法律拘束力的合同效力,或不具有確定力的法律效力。
勞動爭議調解協議顯然屬于非規范性文件。從理論上看,調解協議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爭議所涉及的權利義務作出的新安排,是對立的意思表示一致,具有雙方法律行為的顯著特點,所以從根本上說屬于雙方法律行為,即民事合同行為,適用《民法通則》與《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只要符合合同生效的要件(主體合格、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等)就具有“合同效力”,既適用合同無效或可撤銷制度,也適用合同的解除制度等,具有證據力、間接強制執行力和可訴性。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的問題,本文從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的法律規定和相關法學家的觀點兩方面談起,其實,生活中很多民事案件都是調解結案的,不僅能夠提高法院結案效率,也能合理保障當事人的權利,是雙方以及政法部門都樂意采用的方式,如果大家還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洛陽律師。
勞動爭議仲裁怎么舉證
勞動合同爭議仲裁怎么進行?
能申請勞動仲裁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逮捕后羈押期限是多久
2020-11-17相關等級醫療事故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
2021-01-30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車子沒買保險被撞了怎樣索賠
2020-1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