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銷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在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監視居住。解除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2、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應當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
3、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
4、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應當通知執行機關,并將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5、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監視居住超過法定期限,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解除監視居住要求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以內審查決定。經審查認為超過法定期限的,經檢察長批準后,解除監視居住;經審查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書面答復申請人。
二、適用條件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檢察院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工作的順利進行,責令犯罪嫌疑人不得離開指定區域,并對其活動進行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具體可以對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
依《刑事訴訟法》第74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是否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當犯罪嫌疑人有懷孕、患有嚴重疾病不能自理等條件時可以申請辦理監視居住的,那么在監視居住期間也是需要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監視并限制其人身自由權的,同時犯罪嫌疑人在被監視居住的期間也是不可以未經允許就隨意的離開居住地。
指定監視居住怎樣折抵刑期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機關是哪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答記者問
2020-11-17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婚姻自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23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