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結束意味著什么?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解除監視居住一般意味著當事人不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撤案。
新《刑訴法》第七十五條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六)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擴展資料:
被監視居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六)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執行機關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電子監控、不定期檢查等監視方法對其遵守監視居住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在偵查期間,可以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進行監控。
監視居住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尚未進行非常充足。所以警方可以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相關的居住監視。當監視居住一結束之后,公安機關就必須立刻撤回,不得再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相關監護,因為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是屬于無罪的。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不能在哪里執行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機關是哪個?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報酬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1-01-30法律顧問費能抵扣嗎
2021-01-17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網上購物商品與描述不符但又不給退怎么辦
2020-12-22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交通事故認定中止的時效
2020-12-24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房產典當
2021-03-14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