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騙取稅款刑事責任是什么?
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納稅人繳納稅款后,采取前款規定的欺騙方法,騙取所繳納的稅款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騙取稅款超過所繳納的稅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騙稅犯罪和詐騙罪的區別是什么?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欺騙性是該罪的本質特征。騙取出口退稅罪是指單位或個人以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為目的,采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搞假貨物報關出口騙取貨物出口報關單、內外勾結提供出口收匯單證等欺騙手段、非法組織虛假的出口退稅憑證,在根本未交納稅款的情況下,從稅務機關或出口企業騙取出口退稅款的行為。
因此、騙取出口退稅行為實質上是一種詐騙的行為。近些年來、詐騙犯罪的手段越來越多,詐騙的對象也越來越廣,如信用證詐騙、金融票據詐騙、保險詐騙、合同詐騙、騙取出口退稅等,為了有效地懲治這些把罪行為,刑法分別單獨規定了罪名和法定刑。按照特別規定優于普通規矩的驚則,凡符合騙取出口退稅犯罪構成要件的,直接以騙取出口退稅定罪處罰,不再以一般詐騙罪定罪處罰。
綜上所述,有些企業利用國家退稅的政策,利用不法手段騙稅,破壞稅收體系。一旦構成犯罪,企業法人將會被判刑,企業也面臨罰金處罰,這是刑事責任。判刑標準和騙稅數額對應,比如數額較大的,判處三年以下徒刑或者拘役管制等。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