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費用由誰承擔?
如果辦案機關指定居所,應由辦案機關支付相關費用,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擔。適用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特殊條件是指具備適用監視居住必備條件的同時,要啟動指定居所監視居住,還必須滿足的額外條件,主要有兩種情況:
第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固定住處的;
第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的。
前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條件欠缺,沒有固定的住處,使得客觀上不能執行監視居住,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就成為一種補充辦法;后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固定住處,客觀上可以執行監視居住,但是,涉及到三種性質嚴重的案件,在住處執行監視居住有礙偵查,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就成為順利開展偵查活動的必要辦法。
正是存在歸屬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客觀原因與側重于追求偵查活動效率的主觀目的之根本區別,對后者設定了更加嚴格的適用程序,即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防止以有利于開展偵查活動為名濫用指定居所監視居住。
二、監視居住時間是多?
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能超過六個月。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第七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指定居所在實際的刑事案件當中是比較少見的,因為辦案機關給犯罪嫌疑人指定了固定的住所之后,很多時候很難發現其他同案犯的蹤跡,有些偵查活動可能也沒辦法實際的開展下去。很多時候可能犯罪嫌疑人自己都不知道,已經被司法機關監視居住了。
監視居住后會不會收監?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機關是哪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八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1-27反擔保抵押認定為質押嗎
2021-02-07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異地離婚怎么辦理,異地可以辦理離婚手續嗎
2020-12-20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