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緩刑治安拘留一次撤銷可以嗎?
犯罪分子在緩刑期受到行政處罰的,如果屬于情節比較嚴重的違法行為,緩刑有可能會被撤銷,所以在緩刑期間內的犯罪分子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七條 【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二、判處緩刑的條件
1、適用緩刑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適用緩刑的對象只能局限于罪行較輕的犯人。在我國主刑中,管制是最輕的一個刑種,但由于其本身就是一種不關押的刑種,因此失去了適用緩刑的必要性。適用緩刑的對象,刑罰為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人民法院的宣告刑,而不是指刑法規定的法定刑。比如犯罪的法定刑雖然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如果罪犯具有法定從寬情節,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具備緩刑條件的,仍然可以宣告緩刑。
緩刑的禁止性條件是犯罪分子是累犯。累犯之所以不適用緩刑,是因為累犯主觀惡性較深,不易教育改造,社會危害性較大。
2、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屬于累犯。這只是適用緩刑時必須遵守的對象條件,但它并不意味著所有被判處這種特定刑罰的犯罪分子,都應當宣告緩刑。適用緩刑的實質條件,必須是犯罪情節不很嚴重,主觀惡性不深,并且具有悔罪表現。
3、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是宣告緩刑的推定條件。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是宣告緩刑所期待的重要目標的宗旨,同時,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實際上是指罪犯不存在再犯罪的趨勢或再犯罪的可能性。認定罪犯是否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僅僅是一個可能性的預測。但是,這種可能性的預測不能主觀臆斷,應當依據客觀事實進行綜合論證。
民事主體在實施犯罪行為之后,可能會被拘留,由于被拘留的民事主體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社會危害都不大,故而只要犯罪主體的表現比較好,可以申請緩刑或者是減刑,在提出申請后的一段時間內,司法機關會進行考察,故而民事主體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
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該如何處理
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怎么處理
無期徒刑有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手房買賣合同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2021-01-23盲人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家暴致流產怎么判
2021-01-24有限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2021-02-12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