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的判決依據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時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時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的判決依據如下: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
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承租人在租賃物需要維修時可以要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內維修。出租人未履行維修義務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維修,維修費用由出租人負擔。因維修租賃物影響承租人使用的,應當相應減少租金或者延長租期。
第二百二十二條規定,承租人應當妥善保管租賃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賃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百二十三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
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第二百三十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因不可歸責于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以上就是小編對該問題的回答,您有其他疑問,歡迎移步律霸網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訴訟如何收訴訟費
2021-03-10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應該由誰繳納
2020-11-07有限合伙企業的優缺點
2020-12-27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