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律師法規(guī)定的法律援助的對象有哪些?
根據(jù)《法律援助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范性文件的立法精神,我國的法律援助對象是指具備獲得法律援助的資格條件并實際獲得法律援助的人。
其中,所謂具備獲得法律援助的資格條件是指要具備以下條件:
1、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由各地參照當?shù)卣块T的規(guī)定執(zhí)行)。
2、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赡鼙慌刑幩佬痰男淌卤桓嫒藳]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4、經審查批準的法律援助申請人或符合條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為受援人。在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5、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用。
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有什么義務和責任?
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并將決定書及具體承辦援助事項的法律服務機構和人員通知受援人,由法律援助承辦人員與法律援助機構、受援人三方共同簽訂“法律援助協(xié)議”,明確規(guī)定各方的權利義務。受援人的主要義務是:
(1)遵守法律規(guī)定,按法律援助協(xié)議的規(guī)定和法律援助承辦人員進行必要的合作。
(2)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取較大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用。對以欺騙方式獲得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撤銷其受援資格,并責令其支付已獲得服務的全部費用。
對不與法律援助的決定不服怎么辦?
除了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外,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當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請書之日起20日內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作出不予援助的決定,并通知申請人。申請人對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請求法律援助機構重新審議一次。
在法律援助沒有通過時候不知道哪里找律師,來律霸網有專業(yè)律師給你提供協(xié)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處理人事爭議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2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xié)議是什么
2021-02-14行政處罰共同作案怎樣處罰
2020-12-14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yè)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