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罪并罰緩刑是否還可以執行?
數罪并罰的情況下,不應當執行緩刑的決定。緩刑是一種特殊的行刑制度,是對犯罪分子判處一定的刑罰而附條件地不執行。由于原判刑罰尚未實際執行,因此,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又犯新罪或者發現漏罪的,不屬于在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過程中又犯新罪或者發現漏罪的情形。
二、法律依據
根據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根據刑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需要說明的是,先行羈押的期間不同于已經執行的刑期,將先行羈押的期間折抵刑期也不同于刑法第七十條規定的“先并后減。”
三、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
量刑的依據是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一人犯一罪與一人犯數罪相比,無論在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方面,還是在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方面,都要大得多。因而犯數罪的人理所當然應該受到更為嚴厲的社會譴責。對犯數罪的人實行并罰,體現了從重的精神,即使在數罪中最高刑為死刑或無期徒刑時只執行死刑或無期徒刑,分別定罪量刑也表明了社會對犯數罪譴責的嚴厲程度大于犯一罪的。
四、有罪必罰、一罪一罰原則的要求
馬克思指出:"懲罰在罪犯看來應該是他的行為的必然結果。"犯了罪而受不到應有的懲罰,或者犯了數罪與犯了一罪在懲罰上沒有區別,就不可能遏制犯罪現象的發生,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也就不可能建立。因此,有罪必罰、一罪一罰作為一項刑法原則被廣泛承認。遵循這一原則,就必須數罪并罰。
五、實現刑罰目的的要求
犯罪是對正常社會秩序的否定,刑罰則是對犯罪的否定之否定,通過這種否定之否定的過程,表達社會正義觀念,恢復社會正常秩序。對犯一罪的人與對犯數罪的人在處罰上不作區別,既不能實現遏制犯罪的目的,導致犯罪行為給社會造成的危害與犯罪人因犯罪所受的懲罰明顯失衡,也不能實現刑罰預防犯罪的目的。
緩刑的目的在于給予違法犯罪分子改過自新的機會,提高他們積極參加勞動改造的自覺性。能否被判處緩刑應當根據訴訟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當事人造成的社會影響等情況來界定,如果當事人配合審查的態度良好,能夠主動坦白自身所犯的罪行并積極對犯罪后果進行認定和承擔相應責任是可以判決緩刑的。
玩忽職守罪能判緩刑嗎?
醫生判緩刑開除公職嗎?
強奸罪可以判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證處是國家的司法證明機構嗎
2021-02-03律師詢問怎么收費
2020-12-21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