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自首的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 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認定為自首的情形
1、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3、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
4、可供自首的對象:
(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2)其所在單位。
(3)城鄉基層組織。
(4)以上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員。
二、自首有哪幾種?
(一)一般自首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其成立條件是:
1、自動投案
自動投案,一般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從而將自己置于司法機關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司法機關的審查與裁判的行為。
2、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即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如實”的實質是既不縮小也不擴大自己的罪行。
(二)特別自首
特別自首,也稱準自首,是指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
根據司法解釋,其中的“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是指與司法機關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如果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同種罪行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如實供述的同種罪行較重的,一般應當從輕處罰。
事實上有很多的犯罪活動本身就不是提前預謀的,只不過因為一念之間的沖動才觸碰到了我國法律的底線,是真正從心底里面反悔了也好,或者是因為家人、朋友的勸告才到公安機關主動投案自首的都是一種好的表現。一般從當事人自首開始,公安機關就會對其采取強制措施了,但是證據還是要繼續的收集。
什么是特別自首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自首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拆遷補償方案可以不公告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