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產品的生產、貯運、經營和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領導,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隊伍建設,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經費應當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農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指導、監督。
第四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實行以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原則。
縣級以上農業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五條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對可能影響本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潛在危害進行風險分析和評估,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監督管理措施。風險評估結果應當及時報送省人民政府,并通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
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職責權限,向社會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信息,同時通報同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通過采取政策、資金等措施,扶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技術的研究、推廣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
鼓勵、支持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農產品生產單位、個人申請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的認證以及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登記。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大眾傳播媒體應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的宣傳,提高公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監督。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對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農產品產地
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改善農產品生產條件。
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農產品產地周邊環境進行監測,及時調查處理產地環境污染糾紛與事故。
縣級以上農業環境監測機構應當對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進行動態監測、評價,并及時將監測、評價結果報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容
2021-02-20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1-02-13梅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2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拆遷安置協議無效是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
2021-01-15大棚拆遷有補償嗎,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