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家欺騙消費者可以要求幾倍賠償
三倍的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商家進行價格欺詐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第一種就是虛假標價,這種形式指的是經營者以虛假的低價誤導消費者進行消費,但是在消費者結賬時卻以高價進行結算。
第二種就是模糊標價,這種形式指的是經營者在做促銷活動的時候,以“出廠價”銷售商品,但是實際上該商品的的出廠價比其標注的出廠價更低;或者是給商品標注低價,在人購買之后以高價結算,并解釋為部分顧客才能銷售其低價。
第三種是虛夸標價,這種形式指的是,經營者以“全市最低價”等字眼對自己的商品進行宣傳,并且誤導消費者前來購買,但是其標注的價格卻高于同行業內其他商家所標注的價格。
第四種是虛假折價,這種形式指的是經營者以“全場幾折”等字樣進行宣傳,吸引消費者前來購買,但是整個商場里只有少數的幾件是打了折扣的。
第五種是模糊贈售,這種形式指的是經營者常以“買一送一”等字樣進行宣傳,但是不會對送的那一份進行標注和說明,消費者進店消費之后,得到的送一卻是另一個小物件。
第六種是隱蔽價格的附加條件,這種形式指的是經營者以購物返券的手段對其商品進行促銷,但是沒有提前告訴消費者該購物券是要加上等值的人民幣才可以使用的,進而誤導消費者進行循環消費的。
第八種是虛構原價,這種方式指的是經營者使用降價標簽標示商品,比如原價一百元,現價五十元的形式進行促銷,但是卻有不能提供能夠證明其原價確為一百元的交易票據。
第九種是不履行價格承諾,這種方式指的是經營者向消費者承諾在某一段時間內,買某種商品都能享受買幾贈幾的活動,但是在消費者購買了該商品之后卻沒有得到贈送的。
第十種是質量和價格、數量等都不相符的情形。
商家欺騙消費者可以要求幾倍賠償?消費者在被商家欺騙之后,想要獲得商家的賠償,就應該要第一時間收集商家欺騙自己的證據。消費者被商家欺騙之后需要通過自己的法律去維權的話,這時建議你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提供好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什么情況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3-14集體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7繳納私房土地出讓金時所需要的材料
2021-01-08法律規定農村責任田能買賣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