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單位在投標過程中,為了確保自己能夠順利中標,會對主管部門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如果行賄的數額較大,是要被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我國的刑法中,專門有一個罪名是單位行賄罪。那么單位行賄的處罰措施是什么?下面我們來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單位行賄的處罰措施是什么?
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刑法第389條、第390條規定的行賄罪定罪量刑。
單位行賄是由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其負責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獲取的不正當利益也歸單位所有。如果在單位行賄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將單位行賄所取得的非法利益中飽私囊,歸個人所有的,根據本條規定,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第389條、第390條規定的個人行賄罪處罰,即犯行賄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二、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 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三、單位行賄罪的主體是什么?
單位行賄罪的主體是單位,所謂"單位",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與單位受賄罪不同,并不僅僅局限于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還包括集體所有制企業、中外合作企業、有限公司、外資公司、私營公司等等。
綜上所述,單位行賄罪的主體是各種法人,包括公司、事業單位等。對單位行賄的處罰,要分兩塊來看,單位方面會接受罰金。而作為單位的直接負責人,要承擔刑事責任,會被判刑。法院會根據行賄的金額及情節定罪,從拘役、有期徒刑到無期徒刑不等,這一點可以參考行賄罪。
關于行賄罪的最新司法解釋規定
2020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
個人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車位權屬問題的完整總結
2020-11-29女嬰推拿后身亡,其醫院是否涉嫌醫療事故責任
2021-01-23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注意事項
2021-03-11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荒山種植承包合同
2021-01-22交了土地出讓金后可以建房嗎
2020-11-09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拆遷獎勵需要在拆遷補償協議里面約定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