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是刑法中最嚴重的刑罰,而且它無法被挽回,因此偵查審查時司法機關會非常謹慎,被告也可請律師協助提出上訴,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度,進行上訴要符合條件。殺人、綁架等各類手段殘忍的刑事案件都可能被判為死刑,一般會伴隨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符合特殊條件的不執行死刑。以下是刑法中關于死刑的解釋:
一、刑法中死刑部分的法規和解釋
第十五章 死刑復核程序
第三百四十四條 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未上訴、人民檢察院未抗訴的,在上訴、抗訴期滿后十日內報請高級人民法院復核。高級人民法院同意判處死刑的,應當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不同意的,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2、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抗訴,高級人民法院裁定維持的,應當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3、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未上訴、人民檢察院未抗訴的,應當在上訴、抗訴期滿后十日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訊問被告人。
第三百四十五條 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未上訴、人民檢察院未抗訴的,應當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核準。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應當訊問被告人。
第三百四十六條 報請復核的死刑、死刑緩期執行案件,應當一案一報。報送的材料包括報請復核的報告,第一、二審裁判文書,死刑案件綜合報告各五份以及全部案卷、證據。死刑案件綜合報告,第一、二審裁判文書和審理報告應當附送電子文本。
同案審理的案件應當報送全案案卷、證據。
曾經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原第一、二審案卷應當一并報送。
第三百四十七條 報請復核的報告,應當寫明案由、簡要案情、審理過程和判決結果。
死刑案件綜合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被告人、被害人的基本情況。被告人有前科或者曾受過行政處罰的,應當寫明;
2、案件的由來和審理經過。案件曾經發回重新審判的,應當寫明發回重新審判的原因、時間、案號等;
3、案件偵破情況。通過技術偵查措施抓獲被告人、偵破案件,以及與自首、立功認定有關的情況,應當寫明;
4、第一審審理情況。包括控辯雙方意見,第一審認定的犯罪事實,合議庭和審判委員會意見;
5、第二審審理或者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情況。包括上訴理由、檢察機關意見,第二審審理或者高級人民法院復核認定的事實,證據采信情況及理由,控辯雙方意見及采納情況;
6、需要說明的問題。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另案處理的同案犯的定罪量刑情況,案件有無重大社會影響,以及當事人的反應等情況;
7、處理意見。寫明合議庭和審判委員會的意見。
第三百四十八條 復核死刑、死刑緩期執行案件,應當全面審查以下內容:
1、被告人的年齡,被告人有無刑事責任能力、是否系懷孕的婦女;
2、原判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3、犯罪情節 、后果及危害程度;
4、原判適用法律是否正確,是否必須判處死刑,是否必須立即執行;
5、有無法定、酌定從重、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情節 ;
6、訴訟程序是否合法;
7、應當審查的其他情況。
第三百四十九條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的,應當裁定核準;
2、原判認定的某一具體事實或者引用的法律條款等存在瑕疵,但判處被告人死刑緩期執行并無不當的,可以在糾正后作出核準的判決、裁定;
3、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過重的,應當改判;
4、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法改判;
5、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可以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照本解釋第二百二十條 規定審理后依法改判;
6、原審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第三百五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的,應當裁定核準;
2、原判認定的某一具體事實或者引用的法律條 款等存在瑕疵,但判處被告人死刑并無不當的,可以在糾正后作出核準的判決、裁定;
3、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4、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5、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6、原審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第三百五十一條 對一人有兩罪以上被判處死刑的數罪并罰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后,認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決、裁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對全案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認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對其他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作出核準死刑的判決。
第三百五十二條 對有兩名以上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后,認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決、裁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對全案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認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對其他應當判處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準死刑的判決。
第三百五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準死刑的,根據案件情況,可以發回第二審人民法院或者第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應當開庭審理。第二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可以直接改判;必須通過開庭查清事實、核實證據或者糾正原審程序違法的,應當開庭審理。
第三百五十四條 高級人民法院依照復核程序審理后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準,發回高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第二審程序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第三百五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準死刑,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但本解釋第三百五十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案件除外。
第三百五十六條 死刑復核期間,辯護律師要求當面反映意見的,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合議庭應當在辦公場所聽取其意見,并制作筆錄;辯護律師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第三百五十七條 死刑復核期間,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意見的,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審查,并將采納情況及理由反饋最高人民檢察院。
第三百五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向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死刑案件復核結果。
第十九章 執行程序
第一節 死刑的執行
第四百一十五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故意犯罪的,應當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審判,所作的判決可以上訴、抗訴。
認定構成故意犯罪的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應當層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
第四百一十六條 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從判決或者裁定核準死刑緩期執行的法律文書宣告或者送達之日起計算。
死刑緩期執行期滿,依法應當減刑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減刑。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減為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期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之日起計算。
第四百一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的執行死刑命令,由高級人民法院交付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第一審人民法院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后,應當在七日內執行。
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故意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的,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執行。
第四百一十八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在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后、執行前,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暫停執行,并立即將請求停止執行死刑的報告和相關材料層報最高人民法院:
1、罪犯可能有其他犯罪的;
2、共同犯罪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到案,可能影響罪犯量刑的;
3、共同犯罪的其他罪犯被暫停或者停止執行死刑,可能影響罪犯量刑的;
4、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5、罪犯懷孕的;
6、判決、裁定可能有影響定罪量刑的其他錯誤的。
最高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可能影響罪犯定罪量刑的,應當裁定停止執行死刑;認為不影響的,應當決定繼續執行死刑。
第四百一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命令簽發后、執行前,發現有前條 第一款規定情形的,應當立即裁定停止執行死刑,并將有關材料移交下級人民法院。
第四百二十條 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停止執行死刑的裁定后,應當會同有關部門調查核實停止執行死刑的事由,并及時將調查結果和意見層報最高人民法院審核。
第四百二十一條 對下級人民法院報送的停止執行死刑的調查結果和意見,由最高人民法院原作出核準死刑判決、裁定的合議庭負責審查,必要時,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
第四百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對停止執行死刑的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確認罪犯懷孕的,應當改判;
2、確認罪犯有其他犯罪,依法應當追訴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死刑,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3、確認原判決、裁定有錯誤或者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需要改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死刑,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4、確認原判決、裁定沒有錯誤,罪犯沒有重大立功表現,或者重大立功表現不影響原判決、裁定執行的,應當裁定繼續執行死刑,并由院長重新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第四百二十三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前,應當告知罪犯有權會見其近親屬。罪犯申請會見并提供具體聯系方式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近親屬。罪犯近親屬申請會見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并及時安排會見。
第四百二十四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三日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第四百二十五條 死刑采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采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的,應當在指定的刑場或者羈押場所內執行。
采用槍決、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執行死刑的,應當事先層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四百二十六條 執行死刑前,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并制作筆錄,再交執行人員執行死刑。
執行死刑應當公布,禁止游街示眾或者其他有辱罪犯人格的行為。
第四百二十七條 執行死刑后,應當由法醫驗明罪犯確實死亡,在場書記員制作筆錄。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執行死刑后十五日內將執行情況,包括罪犯被執行死刑前后的照片,上報最高人民法院。
第四百二十八條 執行死刑后,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辦理以下事項:
1、對罪犯的遺書、遺言筆錄,應當及時審查;涉及財產繼承、債務清償、家事囑托等內容的,將遺書、遺言筆錄交給家屬,同時復制附卷備查;涉及案件線索等問題的,抄送有關機關;
2、通知罪犯家屬在限期內領取罪犯骨灰;沒有火化條件或者因民族、宗教等原因不宜火化的,通知領取尸體;過期不領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單位處理,并要求有關單位出具處理情況的說明;對罪犯骨灰或者尸體的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
3、對外國籍罪犯執行死刑后,通知外國駐華使、領館的程序和時限,根據有關規定辦理。
一般給被告提供上訴的機會,并經過多個機構的多道核準。案件報告包括案由、案情、審理過程、結果等內容,不滿十八歲、七十五歲以上和懷孕婦女不得執行死刑。對于存在問題、異議的案件可能會重審。最終執行死刑前發現問題的會暫停執行重新處理,執行后一般情況下家屬可領取骨灰。關于死刑有法律問題的可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死刑立即執行相關法律規定
死刑復核程序中律師有什么作用
最高法關于死刑判決的標準有什么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特價商品不退換合法嗎
2021-03-07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律師事務所異地提供法律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1-03-09軍婚該怎么離
2021-02-02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