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保險條例的適用范圍包括哪些
為了保障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恢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國務院頒布了《工傷保險條例》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二、工傷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9條第2款的規定,職工或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而用人單位認為不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這里的舉證責任是指在工傷認定中,用人單位與工傷職工或者親屬,對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是否為工傷發生爭議,用人單位對認為不是工傷的事實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如果用人單位不能出示足夠的證據證明職工受到的傷害不是工傷,那么,用人單位的訴求就得不到法律支持。
在《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用人單位負有舉證責任,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1)負傷職工與用人單位相比處于弱勢地位,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最基本的原則;
(2)負傷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是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區域,用人單位有條件和便利收集職工負傷證據;
(3)用人單位有可能為逃避事故責任,而采取轉移現場,撕毀、銷毀相關文件材料等手段,使證據滅失。該條規定也不排斥工傷職工或者其親屬等工傷認定申請人也有收集證據,向工傷認定機構舉證的權利。
《工傷保險條例》中主要對勞動者工傷事故做出了規定,其中關于認定為工傷或視同為工傷的情形,給出了明確的情形要求。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工傷,即交通事故工傷。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在自己不承擔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的情況下,可能會認定為工傷事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醫藥費幾個月可以報
2020-12-13政府部門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3-02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21土地出讓金與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5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