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與主張】
2002年10月20日,**龍洋機電公司(下稱“**公司”)與某市銀豐城市商業銀行(下稱“銀*行”)簽訂了2000萬元的借款合同,約定借期8個月。該筆債務由**凱祥礦業公司和**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和“**地公司”)分別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其中**公司的擔保份額為400萬元,**地公司的擔保份額為1600萬元;銀*行與**公司的保證合同約定“**公司應當承擔保證責任至**公司借款還清為止”;與**地公司未約定保證期間,借款到期后**公司未能清償借款本息。
2003年12月15日,銀*行向主債務人**公司和保證人**地公司送達了催款通知,并于2006年8月12日由該公司再次簽收了催款通知;銀*行于2005年7月1向另一保證人**公司首次送達了催款通知且該公司亦在送達回執上簽字。2006年10月16日,債權人銀*行向**公司第二次送達催收通知時遭到拒簽,銀*行遂于當月涉訴。
訴訟中,主債務人**公司對銀*行的債權主張沒有抗辯意見,但提出該公司因經營困難,目前無力償還債務。
**公司抗辯認為:銀*行在保證期間內未向其主張保證債權,故**公司的保證責任已被法定免除。雖然**公司曾在銀*行的有關催收通知書中簽字,但由于其時已超保證期間,故其不應當再承擔保證責任。
**地公司抗辯認為:銀*行在與該公司的保證合同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故其只在8個月的借款期內承擔保證責任,因借款現已超期故其保證責任已經完成。加之,**地公司在第二次簽收催款通知書時距第一次簽收時已經超過兩年期限,由于保證期間不能中止、中斷,故第二次簽收行為并沒有法律意義,**地公司不應當再承擔保證責任。
銀*行認為:兩保證人的抗辯意見均不能成立。首先是兩保證人的擔保均系合法行為且都在訴訟時效之內,故均應承擔還款法律責任;其次是**公司在第一次已經簽收催款通知書的情形下又出爾反爾拒簽第二次催收通知書,顯系一種不講誠信的體現;第三,保證合同中約定,**公司承擔的責任期限是“直至借款還清為止”,故不存在其保證責任超期的問題;第四,**地公司在已超訴訟時效的情形下繼續簽收催款通知具有重續時效的法律效果,不成立免責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房屋不能轉租,房屋怎么轉租才合法
2021-02-14發律師函有什么用
2021-03-19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利差益
2021-01-17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物流公司拆遷補償辦法
2021-03-15房屋拆遷的航拍圖到哪里可以查看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