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與主張】
2002年10月20日,**龍洋機電公司(下稱“**公司”)與某市銀豐城市商業銀行(下稱“銀*行”)簽訂了2000萬元的借款合同,約定借期8個月。該筆債務由**凱祥礦業公司和**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和“**地公司”)分別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其中**公司的擔保份額為400萬元,**地公司的擔保份額為1600萬元;銀*行與**公司的保證合同約定“**公司應當承擔保證責任至**公司借款還清為止”;與**地公司未約定保證期間,借款到期后**公司未能清償借款本息。
2003年12月15日,銀*行向主債務人**公司和保證人**地公司送達了催款通知,并于2006年8月12日由該公司再次簽收了催款通知;銀*行于2005年7月1向另一保證人**公司首次送達了催款通知且該公司亦在送達回執上簽字。2006年10月16日,債權人銀*行向**公司第二次送達催收通知時遭到拒簽,銀*行遂于當月涉訴。
訴訟中,主債務人**公司對銀*行的債權主張沒有抗辯意見,但提出該公司因經營困難,目前無力償還債務。
**公司抗辯認為:銀*行在保證期間內未向其主張保證債權,故**公司的保證責任已被法定免除。雖然**公司曾在銀*行的有關催收通知書中簽字,但由于其時已超保證期間,故其不應當再承擔保證責任。
**地公司抗辯認為:銀*行在與該公司的保證合同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故其只在8個月的借款期內承擔保證責任,因借款現已超期故其保證責任已經完成。加之,**地公司在第二次簽收催款通知書時距第一次簽收時已經超過兩年期限,由于保證期間不能中止、中斷,故第二次簽收行為并沒有法律意義,**地公司不應當再承擔保證責任。
銀*行認為:兩保證人的抗辯意見均不能成立。首先是兩保證人的擔保均系合法行為且都在訴訟時效之內,故均應承擔還款法律責任;其次是**公司在第一次已經簽收催款通知書的情形下又出爾反爾拒簽第二次催收通知書,顯系一種不講誠信的體現;第三,保證合同中約定,**公司承擔的責任期限是“直至借款還清為止”,故不存在其保證責任超期的問題;第四,**地公司在已超訴訟時效的情形下繼續簽收催款通知具有重續時效的法律效果,不成立免責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營業執照的法人作用
2021-03-14個人帳戶的儲存額可用于支付哪些項目?
2021-03-16醫療事故三級能賠多少錢
2020-12-25拆遷協議可以委托父母辦理嗎
2021-01-11買房貸款辦不成違約怎么辦
2021-03-22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