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拘留所多久放人?
一般在14天之內就會放人,
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立即釋放,如果是在押犯,第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自社區矯正工作實施后一般是由當地司法局社區矯機構進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員按規定時間到住所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
二、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即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
宣判緩刑后,應當當庭釋放,無需通知看守所,也不需另外派人。
但是,在宣判緩刑之前已經經過了司法局的社會調查,宣判后犯人得去司法局報到,實行社區矯正。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在我國拘留所和監獄是不一樣的,雖然說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但是兩者存在著本質的差別,監獄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法院宣判的犯罪嫌疑人所居住的地方,拘留所它具有一定的短期性,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會被轉移或者是釋放,這個時間是14天。
刑事拘留最長期限是多久
刑事拘留適用于哪些人?
檢察院刑事拘留期限是多久,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貪污無罪辯護詞
2020-11-17月底離職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2-09律師解析《汕頭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規程》
2021-02-12哪些情形屬于強拆,遇到強拆應該怎么辦
2020-11-09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孩子探望權,父母一方被禁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1-01-10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