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不批捕還用辦取保候審嗎?
不批捕的情況下,是可以辦理取保候審的。如果以后有證據可以證明構成犯罪行為,可以防止因為沒有采取取保候審措施導致的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所以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就可以辦理取保候審。公安機關收到有關法律文書和材料后,應當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縣級公安機關執行。
二、司法解釋
1、這只是一個程序要求,公安機關采取取保候審是因為認為你是犯罪嫌疑人,人民檢察院不批捕是因為證據不足。
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如果以后有證據可以證明構成犯罪行為,可以防止因為沒有采取取保候審措施導致的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所以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就可以辦理取保候審。
2、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3、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適用刑事強制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應當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機關執行。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人擔保形式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法律文書和有關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保證人基本情況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級公安機關;
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金擔保形式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核實保證金已經交納到公安機關指定的銀行后,將有關法律文書、有關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的材料和銀行出具的收款憑證,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級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收到有關法律文書和材料后,應當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縣級公安機關執行。負責執行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在二十四小時以內核實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的身份以及相關材料,并報告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執行。
是否可以適用于取保候審,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犯罪事實和有關情況下進行認定,如果符合取保候審的規定則可以辦理,如果不符合取保候審的規定則不能辦理。另外,在批捕前和批捕后都可以辦理取保候審,但辦理取保后,必須按照司法機關規定執行生產生活等活動。
取保候審期間法院傳喚不去的話什么后果
取保候審擔保人需要什么條件?
取保候審什么情況下會被沒收保證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雇傭關系死亡怎么賠
2020-11-09涉外結婚公證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0-11-19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政府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2020-12-29舊房在拆遷時會進行折舊嗎,折舊率怎么算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