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條件下屬于批捕,怎樣辦理的
逮捕,是指司法機關在一定時間內依法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羈押于一定場所的強制措施。逮捕是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能有效地控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而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如果不依法適用逮捕措施,將侵害公民的人身權利。因此,對犯罪嫌疑人采用逮捕措施時,必須嚴格遵守逮捕的法定條件和程序。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guī)則的規(guī)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jù)證明發(fā)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jù)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jù)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fā)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逮捕至法院判決的時間問題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法院受理至判決有明確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經(jīng)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1、公安機關逮捕以后應當進行偵察,時間一般為2個月,但是最長可以達到7個月(重大疑難等情況)
2、交由檢察機關審查起訴1個月,可以延長半個月,可以交公安機關補充偵察2次,每次1個月,但不得退回補充偵察2次。
3、進入法院審理階段,一般為一個月,可以延長半個月,重大疑難再延長一個月。(簡易程序20天內審結。)
以上為一審程序
如果有一方對一審不服則需要進入二審程序。二審也是一般一個月,延長半個月,重大疑難再延長一個月。最后判決生效。
所以總共的最短時間為4個月,最長為15個半月。
在我國觸犯相關的刑事法律的,相關的檢察院對這類人進行相應的批捕。對這類相關的犯罪人進行相關的看押,對這類人的相關犯罪事實進行相應的審理和審判。合法的保護我國的法律公平,保護我國的社會治安和人民財產(chǎn)人身安全。
逮捕時限規(guī)定的是多久
監(jiān)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動產(chǎn)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法院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1-03-03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協(xié)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離婚協(xié)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家庭財產(chǎn)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xié)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享有優(yōu)先權是指什么意思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