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百三十七條的有關規定,應視具體情況分別處理:
(1)一方當事人在訴訟中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法院應裁定中止訴訟。繼承人表明愿意以繼承人的身份參加訴訟的,法院可以撤銷中止訴訟的裁定,繼續審理案件。
(2)下列四種案件,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結訴訟,不再審理:
①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③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④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民事訴訟法一審程序:
民事訴訟是指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
1、起訴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宣判
宣判的內容包括
(1)認證結論(先前已宣布的認證結論除外);
(2)裁判理由;
(3)裁判結果以及訴訟費的負擔。關于當事人的基本情況、案由、當事人陳述等部分內容,在當庭宣判時無須宣讀。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如果繼承人表明不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是需要作出終止民事訴訟的決定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如何處理
2021-02-16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失業保險基金是??顚S脝?/p> 2021-01-10
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