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適用對象包括哪些
取保候審,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方法。取保候審適用對象,怎樣申請取保候審?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請的律師申請取保候審的,應當書面向公安機關提出。
公安機關同意取保候審的,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責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對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時責令其提出保證人和交納保證金。保證金數額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經濟狀況、案件的性質、情節、社會危害性以及可能判處刑罰的輕重等情況,綜合考慮確定。
二、怎樣申請取保候審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取保候審,不過辦理取保候審,申請人應當掌握以下技巧:
1、根據具體案情,尋找、挖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具有的取保候審的客觀條件。如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主觀惡性、身體健康狀況、排除犯罪的證據等等。
2、積極引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屬減輕社會危害性。除了具備取保候審的客觀條件外,如果主觀上具有以下情節者,辦理取保候審更為容易。
(1)自愿認罪的,并如實交待犯罪事實。
(2)積極主動揭發、檢舉同案犯或他人犯罪事實的,或提供破案線索的。
(3)有自首、立功情節的。
(4)財產案件,退贓,積極交納罰金的。
(5)人身損害案件,積極賠償被害人,并爭取到被害人諒解的。
3、充分溝通。辦案中,同公、檢、法機關的溝通非常重要,實踐中,要針對不同情況,靈活應變,與辦案人員辦案單位溝通,與被害人溝通,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溝通要及時、充分,刑事案件有極為嚴格的程序,司法機關對相關辦案人員更有嚴格的錯案追究制度,因此一旦發現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證據或者事實或法律規定,要立即與辦案人員聯系,提醒辦案人員采納,不能耽誤,否則一旦錯過機會,再想說服辦案人員“改錯”難度非常大。
要是被采取強制措施的人不符合取保候審適用對象要求的話,則不管是怎么提出申請,最終也是不會獲得取保批準的。而在滿足了取保條件之后,還需要按照規定實際提供保證人或繳納保證金才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重慶公交車墜江,誰負責
2021-02-14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公司
2020-12-18單位用地轉讓需要什么程序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