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的能開無犯罪證明嗎?
取保候審期間不可以開無犯罪證明,目前被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涉嫌刑事犯罪,屬于犯罪嫌疑人,雖然刑法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得認定為有罪,但在實踐中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是不會給開無罪證明的。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不認罪可以定罪嗎?
可以的,只有證據就可以定罪。
《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三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理論上在被取保候審期間,犯罪嫌疑人可以正常的工作,如果特定情況下需要開無犯罪證明的話,這里只能告知當事人,肯定是辦不到無犯罪證明的,要辦理無犯罪證明的當事人必須是不涉及任何的刑事犯罪,而且過去也沒有任何的犯罪記錄。
取保候審要交多少錢?
取保候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多久
取保候審后還會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公示出了多久會拆
2021-01-24子女不贍養老人該如何
2020-12-25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拆遷補償方案不公開發布,被征收人應當在哪兒查看
2020-12-09拆遷房辦理房產證費用和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0-12-20郫縣農村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1-17關于拆遷起沖突一男子身亡的刑事糾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