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人員如何繳納社保?
取保候審人員社保繳納規定是:正常交納社保,一旦判刑,就會被單位開除,社保和工齡中斷。當事人因涉嫌犯罪而被取保候審的,并沒有被剝奪參加勞動的權利,而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成立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依法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
如果被取保候審的當事人以前沒有辦過社會保險的,則可以由用人單位幫助到社保部門開立社保賬戶,之后即可正常繳納社保。被采取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上述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并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未違反上述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應當退還保證金。
二、《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需要明確的是,取保候審并不等于司法判決,取保期間犯罪事實還處于調查取證階段,司法機關對犯罪事實的判決是基于實際的證據的,沒有確定證據的情況下是不可以認定有罪的,所以取保期間還是可以進行正常的民事行為和相關活動的。
取保候審算不算刑期
取保候審期間算刑期嗎
保釋是什么意思?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定
2020-12-24商標侵權是否構成反不正當
2020-11-12交通事故鑒定費和訴訟費還誰承擔
2020-12-06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