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是刑事訴訟中特有的,對象是未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審需要提供保證人或繳納保證金,二者任選其一。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取保候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什么條件具備取保候審。
什么條件具備就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刑較輕,沒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及其他妨礙訴訟順利進行的,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審時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且沒有逮捕必要時,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不宜羈押的,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審。
4.依法應當逮捕,但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具有此種情形,在逮捕前發現的,就不能決定逮捕;在逮捕后發現的,則應變更強制措施,改用取保候審方法。
5 對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這是指就被拘留人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缺乏證明其有犯罪事實的足夠證據,在拘留的法定期限內不能收集到相應證據,而需繼續收集證據的情形。大道的
6.已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偵查、起訴、一審、二審的辦案期限內不能結案,采用取保候審方法沒有社會危險性的。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7條第7項的規定,對持有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偵查,但不需要逮浦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審。根據公安部《規定》第63條第5、7項的規定,對提請逮捕后,檢察院機關不批準逮捕,需要復議、復核的,移交起訴后,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需要復議、復核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取保候審。
以上六條就是取保候審應當具備的條件,同時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嚴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這點還請大家多注意。
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取保候審的保證人違反規定義務的后果是什么?
一個律師可以同時為兩個人辦理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起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怎么寫
2021-03-16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主債務涉及刑事犯罪擔保有效嗎
2021-01-04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法律有無規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