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是對不予羈押或者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強制措施,辦理取保候審有兩種方式,分別是保證人和保證金。那么那些人可以當取保候審保證人呢?保證人有哪些義務,本文對此作了詳細闡述,詳情請看下文。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取保候審的適用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五十二條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第五十三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第五十四條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第五十五條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及時報告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是律霸小編整理的取保候審保證人的相關法律規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現在坐牢了我和他已經分居兩年想起訴離婚法院會準嗎
2021-01-21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4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