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及解釋是什么
自《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令第15號)(以下簡稱《規定》)施行以來,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在適用有關條款認定價格欺詐行為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現提出如下解釋:
一、《規定》第三條“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是指該行為不論是否形成交易結果均構成價格欺詐行為。
二、饋贈物品或者服務標示價格(或價值)的,應當真實明確;不如實標示的,屬于《規定》第六條第(九)項情形。
三、采取返還有價贈券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時,有價贈券在使用上有附加條件,且沒有在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明確標示的,屬于《規定》第六條第(九)項情形。
四、《規定》第七條第(一)項所稱的“原價”是指經營者在本次降價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如前七日內沒有交易價格,以本次降價前最后一次交易價格作為原價。
五、《規定》第七條第(一)項所稱的“虛假優惠折價”是指經營者標示的價格等于或者高于本次優惠折價活動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
六、《規定》第七條第(二)項所稱的“價格承諾”是指經營者以商業廣告、產品說明、銷售推介、實物樣品或者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對商品或者服務價格做的具體確定的承諾。
七、特價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等于或者高于本次經營活動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的,屬于《規定》第七條第(六)項情形。
八、在開展送現金、返券、饋贈、積分等經營活動中,經營者標示的價格高于本次經營活動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的,屬于《規定》第七條第(六)項情形。
經營者如有價格欺詐行為的,需要承擔如下諸多法律責任:如:
1、行政責任: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有權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2、侵權責任:
除了受到價格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罰之外,還有可能被消費者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起訴和要求“退一賠一”的索賠,而且如果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損害競爭對手利益的,其他經營者甚至可以追究不正當競爭方面的民事責任。
對于禁止價格欺詐行為而不知道怎么樣維權,消費者不知道怎么維權,可以在線詢問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糾紛誰有舉證責任
2021-03-13養豬場污染如何處罰
2021-03-11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父母去世后房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24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土地承包的的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9國有出讓土地政府有權收回嗎
2021-01-26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土地流轉轉讓的手續
2020-12-08江蘇土地征收補償怎么算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