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26日,林*勇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行使知情權、查閱公司財務會計報告、賬簿憑證等。**公司辯稱,從公司創(chuàng)辦登記注冊到變更等所有文件均不是林*勇本人簽名,林*勇也沒有向公司實際投入資金,其請求不應得到支持。
法院審理認為,林*勇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等工商登記材料上都登記為股東,應確認其具有**公司股東資格。股東知情權是股東行使其他股東權利的基礎,只要具有股東資格,就應享有知情權。林*勇有權對記載**公司成立以來的財務會計報告、財務賬簿、各項財務憑證及資產(chǎn)和經(jīng)營狀況進行查閱。下面試作評析。
一、公司的登記與股東瑕疵出資
1.公司登記的生效效力與對抗效力。公司登記制度是眾多公示方式的一種,我國公司法之所以采行登記制度,主要是因為登記制度具有明確且查證方便的優(yōu)點,對于復雜的公司組織法律關系有一定的厘清作用。公司登記具有公信力,故公司登記具有影響當事人權益的實質性效果。依照公司法的規(guī)定,公司登記的效力可以分為“登記生效”和“登記對抗”兩類。前者如公司法第六條、第三十條(與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第三十七條相一致),即創(chuàng)設效力;后者如公司法第七條第三款、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二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款,這些登記事項的有效存在,并不以登記為其生效條件,公司設立后,有應登記的事項而不登記或已登記的事項有變更而不變更登記或虛假登記的,不能產(chǎn)生對抗效力。在實務中,一般認為未經(jīng)合法程序決議的事項,申請除設立登記外的其他登記的,雖然登載于登記簿上,也不意味這些事項是生效的。
2.瑕疵出資與公司登記效力。公司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額,其余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后之日起兩年內繳納;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公司法確立的是分期繳納而不是一次性繳納的募集制度,其優(yōu)點在于可以充分利用資金,降低公司設立的門檻,便于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未足額出資的,應當補繳,并對足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第一百九十九條規(guī)定,虛報注冊資本、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糾正和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如何界定情節(jié)嚴重,公司法并沒有規(guī)定;且對股東沒有足額履行出資義務或抽逃出資,是否導致公司設立無效的法律效果,在公司法中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本案中,可以認定是股東抽逃出資,但根據(jù)目前的法律規(guī)定,法院并沒有否定**公司設立的效力。
二、公司登記與股東資格
公司登記與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記載矛盾時,一般認為,股東資格取決于公司章程以及股東名冊的記載,更重要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確認。這些文件雖然不能作為直接證明該股東已履行出資義務,但卻是證明其股東資格的直接證據(jù)。若否認違法出資義務的股東資格,也就否認了其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對其出資責任的追究也就失去了根據(jù)。因此,違反出資義務的股東仍然享有作為股東的權利,只是其只能就其出資的部分主張權利,對未出資的部分,即使補足了出資,也只能對此后的公司管理和公司盈余主張權利。通常,出資證明、股東名冊、公司注冊登記文件等對股東資格均有記載,一般情況下,上述文件對股東身份的記載是相同的,不會發(fā)生矛盾和沖突。但由于各種原因,也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相互間的不一致。筆者認為,股東變更登記具有更強的證明力,因為在法律上,以登記獲得的權利通常都以登記形式轉移,而出資證明書和股東名冊只是公司出具和控制的股權證明形式,易出現(xiàn)不規(guī)范和隨意的行為,不具有登記所具有的公示力和公信力。**公司經(jīng)核準登記后,林*勇即具備**公司股東資格,而享有股東權利。
三、出資中的本人簽名瑕疵與股東資格
公司法對公司法律文件的簽名,并無明確規(guī)定。這種情形下,應當參照民法通則的相關規(guī)定處理。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第六十六條規(guī)定,被代理人可以對代理人實施的法律行為進行追認。故股東本人是否必須親自在公司法律文件上簽名,并不是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股東本人完全可以采用代理制度來處理其未能親自到場簽署相關法律文件的問題。故林*勇對**公司設立登記法律文書的簽名及之后協(xié)議的追認,是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并不能因公司的法律文件不是林*勇本人簽名,而否定林*勇的股東資格。
四、股東資格與股東知情權
股東知情權是法律為保護少數(shù)股東利益而賦予其的一項固有權利。從本質上講,這種權利不是民法通常意義上的支配權,也不是權利人請求一定給付或履行,而是一種參與管理權,由形成權轉化而來。公司法規(guī)定,只要具備股東資格,即享有公司法規(guī)定的股東固有的權利。它不因協(xié)議或公司章程而約定,體現(xiàn)公權力對公司的介入。林*勇為**公司股東,即享有股東的知情權。
五、瑕疵出資與股東權利的行使能否構成抗辯
公司對瑕疵出資股東行使知情權提出異議,是一種民法上的抗辯。一般認為,抗辯在實體法上可以分成兩個類型:抗辯事由和抗辯權。抗辯事由是指阻礙權利構成要件的成立,其法律后果是消除權利的成立,其應由法院依職權審查;而抗辯權是指請求權的相對人拒絕給付的權利,但它并不消除請求權,其應由法院依申請審查。對于股東知情權,其構成要件是股東資格,并不是出資的履行。公司對瑕疵出資股東提出的知情權行使的異議,并不是抗辯事由,故瑕疵出資股東行使知情權成立。股東權是一個權利的集合體,既包括請求權,也包括形成權及參與管理權,而抗辯權主要是針對請求權而言的。正如上文論述,股東知情權是參與管理權,而不是請求權,故公司的異議對瑕疵出資股東行使知情權并不構成抗辯權的行使。
(本文均為化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為孩子打老婆怎么辦
2021-01-13征地安置補償標準
2021-02-08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沒有交土地出讓金的四合院能買賣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