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捆綁銷售,根據《反不正當竟爭法》的規定,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的行為。
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是指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應當予以規制的捆綁銷售行為,而非《反壟斷法》意義上的捆綁交易行為。即,認定是否構成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無需界定是否屬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管轄
對于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法律或司法解釋沒有做出特別規定,應當按照一般侵權案件確定管轄。即,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9條的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上述侵權行為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發生地。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條的規定,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
對于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的級別管轄,法律或司法解釋沒有做出特別規定,但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條有關仿冒糾紛等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管轄規定來確定管轄。即,一般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的基層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
法律適用
處理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暇反不正當竟爭法》。另外,根據國務院《關于認真解決商品搭售問題的通知》,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商業部、國家物價局、國家工商局于198年9月4日聯合發布的《關于禁止商品搭售問題的若干規定》對于搭售問題有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可作為參考。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學理上一般將《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2條規定的搭售、附加不合理條件銷售稱為捆綁銷售。此處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不包括《反壟斷法》規定的捆綁交易行為。為了案由的簡明和便于識別,這次修改將2008年《規定》所稱的“搭售、附加不合理條件銷售糾紛”修改為“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糾紛”。
捆綁銷售不正當競爭行為引起的糾紛,如果發生在市場經營者之間,即當事人之間具有竟爭關系的,應當作為本條《規定》的不正當竟爭糾紛受理;如果屬于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爭議,應當作為《規定》第74條規定的買賣合同糾紛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員工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能賣
2021-01-12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土地承包的的程序是怎么進行的
2021-01-13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23怎么判斷鐵路征收的補償是否合理
2021-02-13拆遷房房產證辦理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25正常房屋被納入危房改造,補償很低,該如何維權
2020-11-18遇到房屋拆遷維權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