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惡意差評
惡意差評是指在網上商城購買物品后,對商家的一種無根據的、惡意的評價,以此達到影響商家誠信度來降低競爭。這也是不公平競爭的一種。或者是顧客對商家主人的惡意報復。總而言之,惡意差評都是為了滿足部分人的不正心態、動機而存在的。
惡意訴訟之“惡意”判斷標準
對于“惡意”之認定是惡意訴訟判斷標準中最為關鍵的要件,應遵循主客觀相結合的原則。首先,惡意訴訟中的惡意是指故意心態中之惡劣者,含有明顯的加害性追求。“惡意”是對于主觀動機的描述,表現為“明知而故意為之”,當事人明知其訴訟行為不具有正當性,卻利用訴訟活動達到訴訟之外的不正當目的。惡意并不等同于故意,故意是從行為結果的意思出發認定主觀狀態的可歸責性,而惡意還包含了對行為本身目的之評價。可見,惡意的內涵范圍上寬于故意;惡意必須為直接故意,行為人對于損害結果持積極追求的態度,而非僅放任的間接故意。有觀點認為重大過失亦應包括在內。筆者認為在過失的主觀心理中,不管是何種程度的過失,行為人不希望亦不放任損害結果的發生,顯與惡意的加害性積極追求不符,因此,過失行為不能構成惡意訴訟。
其次,惡意訴訟要求客觀上訴訟行為具有違法性,即沒有正當理由和事實根據,向法院提起訴訟或濫用訴訟權利,違反程序性或實體性規定。惡意畢竟只是主觀動機,實踐中無法直接窺探行為人內心狀態。且行為人之訴訟行為雖然形式上滿足法律賦予的權利和訴訟程序要件,但本質上是將惡意通過訴訟方式披上“合法化”外衣,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因此,通常可根據外在訴訟行為判斷行為人是否存在“惡意”,例如是否存在偽造證據、惡意串通、歪曲法律、誘使證人作偽證等情節。司法審查的重點環節既包括程序性請求,如起訴、保全申請、延期申請、程序異議等,亦包括實體性問題,如證據三性、基礎法律關系真實性等。
分辨惡意差評并沒有什么標準可言,受害方可以通過常理來判斷,通常表現為:無故編出一些虛假的理由來批評、詆毀商品,整句評價中找不到一個字是說東西好的評價的,全是負面的極端的評價。
如果受害方因他人惡意差評攻擊,確定侵權方后,受害一方可以根據受損情況,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建議當事人遇到惡意差評的行為是可以找第三方平臺投訴,屏蔽相關惡意差評信息,或者和買方進行協商刪除有關的不良評價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工傷意外身亡賠多少錢
2021-02-11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