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六十條的規定,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在這里要注意:
1、在審判實務中首先是要界定犯罪分子在其財產被沒收之前是否所負了此債務,如果在沒收之前就已經形成的債務,法官就應當給予充分考慮,否則債務就不在考慮之列。
2、合法的債務,這里的“合法”是法官在審理中應該重點審查的一個關健環節,看債權人與被告人之間的債務是否有不合法的,比如:賭博所產生的債務是不合法的,應不予償還。
3、被告人所負債務應當在沒收財產數額之內予以償還,若同時有多個債務經債權人請求又不足以償還的,有特殊情況,如依法抵押、擔保的,按民法的理論,有優先權的,可以優先進行償還,否則應當按比例進行償還,這更為公正、合理。
4、必須經債權人提出請求,請求的期限刑法中未有明文規定,但根據民法的理論,當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滿二年的法院予以支持,否則不予以償還。
二、被告人庭前預繳罰金的注意事項
司法實踐中,對庭前預繳罰金的做法盡管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則,但有利于法院判后,被告人所判處的罰金能夠即時交納到位。因此,各地各級法院通常做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要想解決此類問題,規范庭前預繳罰金的具體行為。
1、對被告人或者其家屬,法官要用法理去解釋判處其財產刑的現代刑罰理念,讓被告人或者其家屬真正了解我國最新的刑事政策;并要求被告人或者其家屬向審判機關申報財產,及時讓法官了解其家庭財產狀況,使得法官在量刑時充分考慮被告人家庭財產的具體情況,正確地適用財產刑,根據被告人預繳罰金的表現,從而可以得到審判機關的從輕處罰。
2、對庭前預繳罰金的被告人或者其家屬要積極引導,主動讓他們認識到積極繳納罰金是一種悔罪表現,在主刑上可以對被告人酌情從輕處罰,鼓勵其積極主動自愿繳納罰金,以達到財產刑中的罰金能夠及時繳納,不至于法院有“空判”的現象產生,同時這也需要家屬的積極配合。
3、對被告人自愿足額繳納罰金,接受法院審判的,被告人認罪態度好,有悔罪表現,在審判中要在主刑上體現寬大處理政策,這也符合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三、財產刑的減輕處罰標準
1、堅持罪刑法定原則
根據《刑法》第三條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規定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這一規定,就是通常所說的罪行法定原則。具體說,對于犯罪的處罰,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量刑標準,輕罪輕判,重罪重判。
由此可見,對于被告人具有法定減輕處罰情節的,其財產刑是否也應當減輕處罰。根據刑法的規定,減輕處罰是指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只要刑法針對某個罪名的規定設置了財產刑,財產刑就屬于該罪的法定刑范疇,因此,主刑和財產刑也同樣適用減輕處罰,這也符合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
2、堅持罪刑相適應原則
罪刑相適應原則是指法院對犯罪分子判處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根據犯罪情節的輕重,考慮到主刑和財產刑的刑罰量刑變化,同時也反映了刑罰的輕重程度。
由此可見,減輕處罰不僅包含主刑刑罰量的減少,同樣包含財產刑刑罰量的減少,這也符合刑法的罪刑相適應原則和我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四、財產刑的執行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第二百二十條,對罰金的繳納和沒收財產都有明確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由此,財產刑的執行就是將生效刑事判決書中財產刑部分的的犯罪分子應交納的罰金、被沒收的財產和非法所得予以追繳上交國庫或者賠償有關單位、個人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強制取消法人代表
2021-01-30產品侵權的舉證責任誰來承擔
2020-12-20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流程
2020-12-19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