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王某受被告雇用,為第三人經營的某賓館拆裝廣告牌。在拆卸過程中,廣告牌傾倒致使王某受傷。事發后,經當事人協商,確定了各自的責任并達成賠償協議。第三人已按協議全部付清賠償款項,而被告僅賠付了一部分。據此,王某將被告訴之公堂。第三人也參與了訴訟。
【分歧】
第三人已按協議全部付清賠償款項,法院是否該判決第三人承擔責任?
第一種意見認為,不應當判決第三人承擔責任。因為原告與被告已經在案外進行和解并達成協議,且按協議已經全部付清賠償款項。而且原告在訴訟中并未向第三人主張要求賠償,法院作為中立者,應按不告不理的原則,嚴格的依照原告的訴訟請求或主張進行判決。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當判決第三人承擔責任。第三人與被告共同侵犯了原告的利益,第三人應該就全部賠償承擔連帶責任,據此,應當判決第三人承擔責任。
【管析】
筆者贊同第一種意見,理由如下:
原告訴前已經與第三人達成賠償協議,只要該協議是在自愿基礎上達成的,且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那么該協議應該合法有效。既然第三人在訴訟前已經按協議承擔了賠償責任,原告起訴時也不要求第三人再次承擔責任,那么法院就不應該再讓第三人承擔責任,否則就違背了訴訟基本原理——不告不理原則。法院僅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進行審理,不論是確認之訴、給付之訴還是變更之訴,在原告僅要求被告承擔責任而未要求第三人承擔責任的前提下,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責任不但違背了不告不理的訴訟原則,也可能違背原告的訴訟意圖。本案中第三人參加訴訟的目的是為查明案件事實,所以該第三人不應再承擔責任。
如果當事人雙方在自愿合法的情形下處分自己的權利法院也強制干預,不僅于情理不合,更與法律的宗旨相違背。法院的最大任務就是定紛止爭,而不是制造矛盾。
綜上,案件當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基礎上處分自己的權利,法院不應當進行干涉。對于本案中的第三人承擔責任問題,在案件審理查明中釋明即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微肇事逃逸能調解嗎
2020-12-17新三板股權投資屬于非標嗎
2021-03-04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2021-03-05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家庭冷暴力的緩解方法有哪些
2020-11-13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