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的執行
1.管制的期限。根據刑法的規定,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兩年以下,數罪并罰時最高不能超過3年。
2.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應當由人民法院交由公安機關執行,即對管制的執行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其他任何機關都沒有這個權力。根據公安部的有關規定,執行管制的具體機關應當是縣(市)公安局、公安分局及相當于縣級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對犯罪分子執行管制時,應當注意貫徹群眾路線,即充分發揮有關單位或基層組織的作用,依靠群眾,監督犯罪分子遵守有關規定。
3.管制刑期的計算。刑法規定,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即判決開始執行的當日起計算,當日包括在刑期之內。同時規定,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管制刑期二日,即判決執行之前犯罪分子被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剝奪人身自由措施的,應當羈押一日折抵管制刑期二日。
4.管制的解除。刑法規定,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應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這樣規定有利于防止無限制地延長管制,損害被解除管制人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及時宣傳法制,教育群眾,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
管制主要的特點
1.管制適用于罪行較輕,可不予關押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認為犯罪尚不夠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等剝奪自由的刑罰,但又需要對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加以限制,給予一定懲罰的,可以判處管制。
2.對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人身自由,只是限制其一定自由。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既可以不離開自己的家庭,也可以不脫離自己的勞動崗位或工作單位,除了必須遵守某些法律的特別規定外,在行動上仍然是自由的。
3.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雖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他的勞動生產、工作和其他活動要受公安機關的管束和社會的監督。
4.管制必須由人民法院依法判處,由公安機關執行,其他任何機關、單位、團體和個人都無權對他人決定或執行管制。非法管制他人是一種犯罪行為。
從以上內容可知,管制在刑罰上對犯罪人員有一定的限制,并不是每個犯罪人員都能享受管制。管制用獄外監督的方式實行改造,是我國法律人性化的表現,充分體現了“以人為先,以人為本”的處事原則。如果您有法律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1-22安全生產法規定員工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3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