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傳喚的后果是什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二次傳喚是正常的司法審理程序,犯罪嫌疑人第二次接受傳喚的,如果仍然不按時到案的,公安機關可以進行拘傳,強制嫌疑人到案,一般是不會拘留的。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七十四條 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需要拘傳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經過傳喚沒有正當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拘傳到其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進行訊問。需要拘傳的,應當填寫呈請拘傳報告書,并附有關材料,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
需要傳喚違法嫌疑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派出所或者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使用傳喚證(傳票)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并在詢問筆錄中注明違法嫌疑人到案經過、到案時間和離開時間。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以及法律規定可以強制傳喚的其他違法行為人,可以強制傳喚。強制傳喚時,可以依法使用手銬、警繩等約束性警械。
二、傳喚的程序是什么?
(一)在執法過程中,需要傳喚的,承辦執法人員應當填寫《傳喚證》呈批報表,報領導批準后,出具《傳喚證》。
(二)承辦執法人員依法將《傳喚證》送達被傳喚人;被傳喚人應當在《傳喚證》回執上簽名或蓋章,并注明收到日期。
(三)對被傳喚人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傳喚或逃避傳喚的,經領導批準,依法實施強制傳喚。
(四)被傳喚人傳喚到案后,應及時進行訊問查證,制作訊問筆錄,每次訊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五)對當場發現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承辦人員可以口頭傳喚有關人員。宣布口頭傳喚時,承辦人員應當說明傳喚的理由,并在訊問時將口頭傳喚的情況記入筆錄。
司法機關對當事人進行傳喚的目的在于調查取證,對于沒有犯罪事實的當事人而言,并不存在相關的法律后果,但應當積極配合司法機關的調查取證,特別是對于二次傳喚的情況,可以是需要對相關事項進一步進行調查處理。
傳喚當事人需要辦理什么手續
強制傳喚有哪些規定
口頭傳喚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國慶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8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