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實做好公開宣判工作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三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民事訴訟法第148條第1款: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刑事訴訟法第202條第1款: 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行政訴訟法第80條第1款: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二、不得進行公開審判的情況
法院審判案件公開進行的訴訟原則。開庭時間、地點對外公開,允許公眾旁聽和新聞記者采訪。審判公開原則最早為資產階級啟蒙學者所提出,以反對封建司法中的秘密審判、私設法庭、專橫擅斷。后為各國普遍采用。在中國,依照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下列情況不公開審判:
(1)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案件,一律不公開。
(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一律不公開;16歲以上未滿18歲的,一般也不公開。
(3)離婚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上述案件不論是否公開審理,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公開審判是相對于秘密審判而言的。公開審判取代秘密審判是訴訟制度文明進步的表現。在封建專制社會,審判多在秘密狀態下進行,審判過程不僅不公之于眾,甚至在當事人之間也相互隔離。秘密審判的不合理性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受到進步思想家的猛烈批判。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公開審判制度逐漸成為現代各國的一項重要訴訟制度。
對于公開審判以及公開宣判的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和認定,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認定存在異議的,可以認定不適用公開審判的,可以向司法機關舉證要求處理,但對于審判而言,法律上已經明確規定必須要公開進行,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不公開宣判的情況有哪些?
刑事案件公開宣判的依據是什么?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四級醫療事故賠償的計算方法
2020-12-23股權退出的5種方式是什么
2021-01-22p2p非法集資判刑對職位有影響嗎
2021-01-31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保險公司
2020-12-18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
2020-12-22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拆遷契稅減免政策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