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害人承諾構成要件有哪些
作為犯罪阻卻事由之一的被害人承諾,是指基于被害人對自身可支配權益的許可,允許他人對自己的上述可支配權益實施侵害的行為。
1.主體要件:被害人的承諾能力?
被害人是否具有承諾能力,是被害人承諾效力的前提條件。只有被害人對自身作出承諾的性質及其后果有了明確的認識,方能作出承諾。
2.主觀要件:被害人承諾的真實意思表示?
被害人具備承諾能力是被害人承諾的主體要件,而被害人作出承諾必須是基于其真實意思表示。與民事合同簽訂的主觀條件一樣,被害人對自身合法權益的支配和處分必須是基于其真實意思表示,而非受到脅迫、利誘和欺騙等背離被害人真實意愿的情形。
3.權限要件:被害人對自身權益的有限承諾?
被害人可以對自身享有的何種權益作出支配、處分甚至放棄的承諾,是被害人承諾的權限要件。
4.客觀要件:被害人承諾的做出時間?
被害人并不是隨時都可以對自身的法益作出支配、處分甚至放棄的承諾,其作出承諾的時間具有一定的限制。
5.內容要件: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與被害人承諾的內容一致?
在被害人作出有效承諾后,行為人基于被害人的有效承諾而實施加害行為。對于該加害行為的內容,應當與被害人作出的有效承諾相一致。
二、被害人承諾的類型
(一)排除犯罪性事由的被害人承諾。
現代社會,被害人自主決定權特別是財產決定權作為一種權益,被害人可以決定放棄或者保有,當其決定放棄時,為了尊重被害人的自主決定權,可以從犯罪性的角度出發,進行社會相當性的考慮或者法益的比較衡量,將這種符合特定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排除在犯罪之外。
(二)不排除犯罪性事由的被害人承諾
被害人的承諾并不總是排除犯罪性事由。被害人承諾在刑法中規定中存在各種類型,如在強制猥褻罪、強奸罪中,為滿14周歲的被害人的承諾對可罰的違法性沒有影響;在殺人罪中,被害人的同意只是減輕罪責的理由。
雖然行為人是在得到了被害人承諾之后,才實施的傷害行為,但要注意就算是有被害人的承諾,也是要分情況的。不是說有了承諾就可以免責,其中若是被害人的承諾無效,那么在行為人給被害人造成了損害之后,行為人也是會被認定構成犯罪,然后被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比如被害人承諾可以將自己殺死,這樣的承諾就屬于無效,行為人仍然要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被害人刑事法律援助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姻法律師收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6國有金融資本是指什么
2020-11-24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等糾紛可起訴
2020-11-14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