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害人承諾成立要件是怎樣的
作為犯罪阻卻事由之一的被害人承諾,是指基于被害人對自身可支配權益的許可,允許他人對自己的上述可支配權益實施侵害的行為。
1.主體要件:被害人的承諾能力?
被害人是否具有承諾能力,是被害人承諾效力的前提條件。只有被害人對自身作出承諾的性質及其后果有了明確的認識,方能作出承諾。
2.主觀要件:被害人承諾的真實意思表示?
被害人具備承諾能力是被害人承諾的主體要件,而被害人作出承諾必須是基于其真實意思表示。與民事合同簽訂的主觀條件一樣,被害人對自身合法權益的支配和處分必須是基于其真實意思表示,而非受到脅迫、利誘和欺騙等背離被害人真實意愿的情形。
3.權限要件:被害人對自身權益的有限承諾?
被害人可以對自身享有的何種權益作出支配、處分甚至放棄的承諾,是被害人承諾的權限要件。
4.客觀要件:被害人承諾的做出時間?
被害人并不是隨時都可以對自身的法益作出支配、處分甚至放棄的承諾,其作出承諾的時間具有一定的限制。
5.內容要件: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與被害人承諾的內容一致?
在被害人作出有效承諾后,行為人基于被害人的有效承諾而實施加害行為。對于該加害行為的內容,應當與被害人作出的有效承諾相一致。
二、被害人承諾的類型
(一)排除犯罪性事由的被害人承諾。
現代社會,被害人自主決定權特別是財產決定權作為一種權益,被害人可以決定放棄或者保有,當其決定放棄時,為了尊重被害人的自主決定權,可以從犯罪性的角度出發,進行社會相當性的考慮或者法益的比較衡量,將這種符合特定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排除在犯罪之外。
(二)不排除犯罪性事由的被害人承諾
被害人的承諾并不總是排除犯罪性事由。被害人承諾在刑法中規定中存在各種類型,如在強制猥褻罪、強奸罪中,為滿14周歲的被害人的承諾對可罰的違法性沒有影響;在殺人罪中,被害人的同意只是減輕罪責的理由。
雖然行為人是在得到了被害人承諾之后,才實施的傷害行為,但要注意就算是有被害人的承諾,也是要分情況的。不是說有了承諾就可以免責,其中若是被害人的承諾無效,那么在行為人給被害人造成了損害之后,行為人也是會被認定構成犯罪,然后被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比如被害人承諾可以將自己殺死,這樣的承諾就屬于無效,行為人仍然要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被害人刑事法律援助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被害人的范圍是什么
刑事判決書的送達不及時會對被害人造成哪些危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的準則有哪些
2021-01-09保證人責任成立要件
2021-03-14舉報人能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0-11-21公司法人變更是否影響債務承擔
2021-01-05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