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開庭前被告應做的準備什么?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yè)、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fā)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二、司法解釋
當事人在開庭時,只要如實陳述自己的問題,或者為自己答辯即可,不需要刻意準備,做到隨機應變即可。當事人應該了解以下規(guī)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規(guī)定,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第一百三十九條規(guī)定, 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
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fā)問。
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并審理。
第一百四十一條規(guī)定,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fā)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fā)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
被告在開庭前應當就需要辯護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準備,一方面應當積極搜尋和提供于自己有利的證據文件,另一方面,應當對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進行考慮,如果能夠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爭議則應當積極與原告進行溝通,另外,被告還應當對相關的法律知識進行了解,對判決的基本情況作了解。
刑事案件二審程序應當開庭審理的情況有哪些?
需要在開庭前調解的案件范圍
立案到開庭要經歷什么,立案多久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標侵權判決書會怎么下發(fā)
2021-01-30已采取強制措施后能否治安處理
2021-01-09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2020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5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yè)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潮州潮安區(qū)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31如何寫拆遷安置房申請
2021-02-12杭州拆遷安置房能否上戶和買賣
2021-01-29農村拆遷和戶口問題有關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