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在任何時候都是案件原告和被告方最關鍵的希望,本身作為律師對我國的各方面的法規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且會見律師,這本來也就是我國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可能有些人知道,在案件過程當中要求有一部分的人員必須要回避,所以有人擔心的一個問題也是,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一、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刑事訴訟中律師不適用回避。
《刑法訴訟法》第二十八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第一百八十五條 開庭的時候,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利。
二、回避的方式
回避的方式分為自行回避、申請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種:
(1)自行回避。是指參加查辦案件的人員在接受承辦案件任務時或在查辦案件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與本案具有規定需要回避的情形,主動提出不參加或不繼續參加查辦本案的請求。
(2)申請回避。是指在查辦案件中,參加查辦案件的人員符合回避條件,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時,有關人員以口頭或書面方式申請回避一種回避方式。這里所說的有關人員主要是指被調查人、檢舉控告人以及與案件的處理結果可能有某種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3)指令回避。是指參加查辦案件的人員符合回避條件,本人沒有提出自行回避,被調查人、檢舉控告人及其他有關人員也沒有申請其回避的,由有回避決定權的機關或負責人直接作出決定,告知或責令其回避的一種回避方式。
由此得知,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并沒有這樣規定,也就是說,律師是不適用于回避制度的。刑事訴訟法當中規定的回避的范圍包括和案件有關的證人,訴訟代理人等有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這些特殊人員都是用于回避。作為律師來說,本身就要時時刻刻了解案情的進展,如果要求律師回避的話,肯定對于犯罪嫌疑人來說是有些不公平的。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可能出現哪些問題
2021-03-18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后,開發商可以抵押嗎
2020-12-03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夫妻一方離家出走的離婚程序
2020-12-01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