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體實際中,患者因病至醫院治療時,由于醫治人員或醫療機構的疏忽大意等過失行為,導致出現醫療事故,不僅給受害人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還有可能對其精神身心造成巨大損害,在這種情況下,受害人可以要求責任方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那么,刑訴法精神撫慰金規定是什么呢?
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的立法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訴訟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從規范性質上看,該款規定屬于授權性法律規范,不是禁止性規范,法律只規定了被害人有權主張經濟損失或物質損失,并未禁止其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相關規定
精神損害撫慰金,是指患者因醫療事故承受精神創傷而應獲得的以貨幣方式支付的精神補償,是醫療機構承擔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一種重要方式。按照《條例》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實踐中,如果患者死亡,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主體為患者家屬;如果患者殘疾,該項賠償的請求主體應為患者本人,而其家屬無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精神損害撫慰金并不是對每一例都計算為6年、3年。更不是對死者的每一個近親屬都要計算一筆精神損害撫慰金。具體計算年限時,可根據患者原有疾病狀況、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機構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確定。對殘疾者也可掌握在一至四級傷殘賠償3年、五至八級傷殘賠償2年、九至十級傷殘賠償1年的原則。否則,如果一級傷殘與十級傷殘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沒有區別的話,似乎不公
根據《條例》規定,醫療事故賠償費用實行一次性結算,由承擔醫療事故責任的醫療機構支付。對醫療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不直接向患方賠償,患方也不能向醫務人員索賠。
綜上所述,關于刑訴法精神撫慰金規定的提法并不嚴謹,刑訴法中的相關規定為精神損害賠償,但屬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疇,而精神撫慰金屬于民事責任的范疇,系醫療機構向醫療事故中受到精神傷害的受害人給予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醫療事故致死怎樣賠精神撫慰金
精神損害撫慰金怎么計算
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