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傷害甚至是收到巨大的創(chuàng)傷構成刑事案件的,就需要去通過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當然,相關機構還需要進一步去核查鑒定事件的真相,確認事件的真假之后才會采取下一步措施。關于鑒定,很多人不是很清楚,那么刑事訴訟法鑒定機構有哪些?下面就詳細介紹相關內容。
一、關于鑒定。
刑事訴訟中的鑒定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公安司法機關依據職權或者應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申請,指派或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評定的活動。具備專門知識并受指派或聘請來解決案件中專門性問題的人為鑒定人,鑒定人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后所作出的書面結論就是鑒定結論。鑒定結論是一種獨立的訴訟證據,但鑒定結論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在刑事訴訟中需要進行鑒定的專門性問題非常廣泛,常見的有法醫(yī)學鑒定、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筆跡鑒定、痕跡鑒定、會計鑒定、價格鑒定、食品藥品鑒定、淫穢物品鑒定、毒品鑒定和其他各種刑事技術鑒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簡稱“刑訴法”)第119條規(guī)定“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應當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鑒定。”第120條規(guī)定“鑒定人進行鑒定后,應當寫出鑒定結論,并且簽名。對人身傷害的醫(y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y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yī)院進行。鑒定人進行鑒定后,應當寫出鑒定結論,并且由鑒定人簽名,醫(yī)院加蓋公章。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刑訴法”第158條規(guī)定“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這些都是對刑事訴訟中“鑒定”的具體規(guī)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法院解釋”)第57條規(guī)定“對于證人能否辨別是非,能否正確表達,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以下簡稱“檢察規(guī)則”)第199條至第203條對鑒定、鑒定的啟動、鑒定人的條件、鑒定注意事項以及鑒定人的責任等作了明確規(guī)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以下簡稱“公安規(guī)定”)第233條至239條規(guī)定了鑒定、鑒定的范圍、鑒定機構人員、鑒定的批準程序及對鑒定過程的具體要求。這些都是對“刑訴法”中關于“鑒定”的規(guī)定的具體細化和補充,可操作性更強。
根據上述規(guī)定,公安、檢察、法院都有依照職權或者應當事人等申請而決定進行鑒定的權利。
二、關于鑒定人。
按照鑒定規(guī)則,鑒定人只能由自然人擔任,不能由機關、團體、事業(yè)單位等非自然人擔任。即鑒定人是具備專門知識并受公安司法機關指派或聘請來解決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的自然人。鑒定機構和鑒定人應當有所區(qū)別,二者在業(yè)務上具有從屬關系,鑒定部門能夠為鑒定人完成鑒定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技術設備和場所,保證鑒定在程序上的合法性。對于某一具體案件的鑒定應由幾名鑒定人進行,“刑訴法”、“法院解釋”、“檢察規(guī)則”均未作具體規(guī)定,而“公安規(guī)定”第238條規(guī)定鑒定后應當出具鑒定結論,由二名以上具有鑒定資格的鑒定人簽名或者蓋章。筆者認為:鑒定人應當對鑒定結論負責,無論是一人、二人或多人,均是如此。一般的案件一名鑒定人完全可以獨立完成,但對于疑難、復雜的案件應當二人以上完成甚或邀請專家聯合鑒定。事實上,公安機關的二人“簽名或蓋章”也是一種形式,實質上仍是一個人進行的鑒定。
關于鑒定人的回避問題。刑訴法第31條規(guī)定了回避條件,第154條規(guī)定開庭時候宣布鑒定人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鑒定人申請回避。而偵查階段、提起公訴階段僅告知當事人鑒定結論而不告知鑒定人名單及鑒定過程等情況。按照這一規(guī)定,只有到審判階段當事人才有可能獲知鑒定人姓名,這必然會使有些本應在偵查階段回避的鑒定人到審判階段才被申請回避。這不僅會導致由于第一次鑒定被全部宣告無效而浪費鑒定資源,拖延訴訟時間,還有可能使一些檢材易于變質、滅失或數量太少且無法重新收集的刑事案件因錯過鑒定時機而無法查清案件真相。因此對鑒定人的回避應當有一個明確的易于操作且符合實際的規(guī)定。
三、關于預交鑒定費用。
民事案件預交鑒定費用規(guī)定比較明確,即由鑒定申請人或舉證責任人預交,由敗訴方承擔。刑事案件鑒定是否收費及費用如何預交、承擔,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一般認為純刑事案件的鑒定不應收費,附帶民事案件的鑒定可以比照民事案件規(guī)定收費。“檢察規(guī)則”第204條、第205條、第254條、第255條規(guī)定,檢察機關依職權進行的鑒定不收費,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由請求方承擔鑒定費用。筆者認為:涉及罪與非罪問題的鑒定,不應收費,涉及賠償問題的鑒定,可由申請鑒定方承擔費用。因為追究犯罪或保護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國家的責任,嫌疑人或被告人沒有證明自已有罪或無罪的責任。
根據上述內容可以知道公安、檢察、法院都有依照職權或者應當事人等申請而決定進行鑒定的權利。同時在鑒定過程是有期限的,對于鑒定人有嚴格的法律程序和具體規(guī)定,并且鑒定費用是由申請人預交。也就是說刑事訴訟法鑒定機構不僅僅是公安,檢察院和法院都可以鑒定,確保事件的真實性,真正切切的保障每一個公民的合法權益。
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刑事訴訟證據規(guī)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拆遷公告
2020-12-18民法典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2021-02-16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交通事故保險合同外的賠償應該誰來承擔
2021-01-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土地轉讓形式
2021-02-03拆遷安置房名額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0-12-27拆遷安置房怎么辦理房產證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