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是如何定性的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二)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2、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3、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4、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三)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以上就是關于詐騙罪的概念及其認定的簡單介紹。需要注意的是,在實踐中,有些行為雖然也是使用了欺騙的手段,但是由于行為人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而不會構成詐騙罪。而我國刑法在對詐騙罪的定罪量刑上也會根據被告人詐騙財產的數額和犯罪情節的輕重這些方面進行綜合的考量。
到底怎樣防范網絡詐騙和電信詐騙?新聞差不多每天都在說這個話題,但是上當受騙的人依然在增加,一是因為騙人者手段高明,防不勝防;而是受騙者盲目相信,沒有小心求證。遇到詐騙,一定要及時報警,必要時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對舉報的答復能否復議
2020-11-30擔保合同期限最長是多久
2020-11-25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交通致死司法程序
2021-01-18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HR外包
2021-03-11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棚戶區改造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4違建的房屋罰款之后就是合法的了嗎
2020-12-23營業房拆遷補償比普通房屋拆遷補償多多少
2020-11-24房地產開發企業向被拆遷業主交付還建房如何計算繳納增值稅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