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實施詐騙會被處理嗎
根據法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3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予以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予以治安處罰。對詐騙未成年人的適用上述法律規定。
法律依據:
一、《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二、《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的,也是欺詐行為。根據本法第300條規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騙取財物的以詐騙罪論處。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未成年人犯罪的照樣要接受相應的處罰的,只是在進行的處罰的時候會從輕處罰而已,當事件比較嚴重的時候想不處罰都不行,只有在沒有達到14歲的才不會犯罪。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現1.9萬噸污泥污染,污染環境構成什么犯罪
2021-02-27受到網絡暴力應如何維權
2021-01-26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債務無法償還抵押物怎樣處置
2020-12-14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解除收養關系協議書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23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