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與買受人有什么不同
買受人和業主既是相互區別,又是相互聯系的兩個概念。對于房屋這個標的物而言,要想成為業主,前提是成為房屋買受人。先要基于《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約定,作為合同一方的買受人,然后通過與出賣人履行合同,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后轉換成為業主。那么,買受人何時成為業主,即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呢?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按照合同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的財產,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合同法》規定,“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對房屋的轉移占有,視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從以上法律和規定看,買受人在接受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房屋后,即發生標的物的轉移占有,身份才由買受人變成為業主。
業主是物權法中的一個法律概念(我國現在正在探討、制定《物權法》),這一概念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首次出現在國務院2003年頒布的《物業管理條例》第六條規定,即:“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結合我國現有法律對所有權的規定,所有權的合法取得有兩種方式,即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原始取得,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最初取得財產的所有權或不依賴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財產的所有權,如勞動生產、收益、沒收等屬于原始取得的根據。房屋所有權,是房產投資人通過投資、建設房屋,原始取得對房屋建設工程的所有權;繼受取得,是指通過某種法律行為從原所有人那里取得某項財產的所有權,買受人通過與開發企業簽訂買賣合同,支付相應對價、得到房屋后而合法取得房屋所有權的,就屬于繼受取得。
從現有法律規定我們不難看出業主的概念要區分情況,對于在建工程而言,項目的業主就是項目建設投資者,而通過買賣合同,接受房屋后才成為房屋的業主。
買受人沒有收房是業主嗎
買受人是合同法上的概念,是相對于合同另一方出賣人而存在的,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業主是物權法中的一個法律概念,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只有通過買賣合同,接受房屋后才成為房屋的業主。
通過本文的內容介紹,都清楚了業主和受買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了吧,本文從法律上為大家做了相關的介紹。對于買受人沒有收房是業主嗎?不是的,只有接受房屋后才成為房屋的業主,大家需要了解清楚。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判刑標準
2021-01-11二手房買賣10大技巧攻略需掌握
2021-03-11怎么去法院申請行使留置權
2021-01-02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商標權是否應做攤銷
2020-11-11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